
2020年柳州螺蛳粉的销售收入达110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为130亿元,袋装网络销量高达11亿袋。
柳州螺蛳粉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450多户发展螺蛳粉原料生产,2019年人均年增收超9000元。
从2014年底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到2020年产值超百亿元,仅仅用了6年时间。袋装螺蛳粉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万个就业岗位遍布在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据《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征求意见稿)》,2022年,柳州螺蛳粉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借此东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实际行动支持螺蛳粉及特色米粉产业的发展。
区政府办公厅8月印发《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及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力争实现广西优势特色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
推出六大工程:
实施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以南宁、柳州、桂林、钦州、来宾5个设区市为重点,建设高标准农田,鼓励和引导特色米粉加工企业建立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培育特色米粉辅料生产企业,打造一批“三品一标”特色米粉辅料基地。
实施强龙头聚集群工程。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到2025年力争全区规模以上特色米粉(含配套原料)生产企业达80家;打造一批广西特色米粉产业基地,自治区层面重点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柳州螺蛳粉小镇、桂林米粉产业园、全州米粉产业园、兴安米粉产业科技园、玉林牛腩粉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形成示范集聚效应;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米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引领行业发展的“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技术工艺领先、预包装速食食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的单项冠军。
实施市场开拓工程。加大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力度,大力推动广西优势特色米粉进展会、进商超、进平台、进景区;支持实体门店品牌化建设,实施“百城千店”工程,在全国布局广西优势特色米粉旗舰店、连锁店,支持企业到全国其他省区市开设有等级、有规模、有示范效应的门店。
实施科技强企发展工程。大力支持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一批特色米粉龙头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技术中心,以“揭榜挂帅”方式遴选项目并予以支持;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对特色米粉产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标识化、管理信息化、生产数字化升级改造。
实施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工程。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狠抓原材料质量监管,到2025年力争全区特色米粉原材料“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50个。
实施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持续推出特色米粉文化体验游路线,开发伴手礼系列产品,建设一批特色米粉博物馆,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凝练文化内涵讲好“桂字号”故事。
广西还从财税政策、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树立品牌等6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1、继续推行预包装特色米粉生产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额从月销售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并按照税额的50%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费,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列入自治区“千企技改”项目的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企业给予最高10%的设备投资补助,补助资金最高1000万元。
3、对自治区认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自治区本级财政分别给予广西优势特色米粉企业一次性资金奖励100万元、50万元;对年度购置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自治区本级财政按购置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最高500万元。
4、支持入园特色米粉及关联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电商、展会和境外广告推广,对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推介会等,按照展位和交通运输总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补助。
5、支持特色米粉生产企业“个转企、小升规”,对新入库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10万元;对规模以上特色米粉生产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亿元、50亿元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30万元、50万元;对国家、自治区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国家、自治区认定的单项冠军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奖励。
6、对获得中国质量奖的企业或组织,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200万元;对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或组织,给予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对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30万元。
总之,就是给政策给钱。
区(省)政府发文鼓励一个美食产业发展的不多。而且以螺蛳粉为龙头,带动整个广西米粉产业的发展,也顺带做了广告。广西确实是一个米粉美食大省。
别的地方也在鼓励本地美食的发展,其中天津的一个做法,值得广西借鉴。
天津市人社局组织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煎饼馃子分会制定了“天津煎饼馃子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职业标准”。
非常好的早餐美食。在京津出差,总是享受。
有网友认为,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小吃品牌效应,也是产业化走向更大市场的必经之路,各地可多效仿。
也有网友认为地方小吃有鲜明区域特色,立标准对其发展帮助不会太大。
我觉得标准化是提高质量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