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智慧高速公路不是梦
2021-06-25 10:56:14   来源:今日湖北

620日,以“引理工资智、助武汉腾飞”为主题的武汉理工大学专场活动,拉开了2021年武汉“助力英雄城、共创新辉煌”高校招商引智系列活动序幕。


这个消息让人精神一震:2017-2018年陈书记倡导的“百万校友回汉工程”又启动了


武汉理工大学主导推动相关央企、世界五百强企业、部分行业领军企业和校友企业,围绕武汉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签署5754个重点项目。

 

图片


其中,投资项目16个,签约金额703.14亿元;意向协议项目38个,意向金额1651.77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交通物流、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数字经济和新材料等领域。


武汉理工大学三院、招商蛇口商业综合体、东风自动驾驶领航、武汉弗赛特科技氢能、智能网联移动机器人等5个项目与武汉经开区签约,涵盖智能制造、商贸服务、新能源等领域,签约金额达81亿元。


武汉理工大学三院——2020107日,后疫情时代武汉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暨合并组建二十周年大会举行。大会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其中武汉理工大学与武汉经开区签署框架协议,双方计划投资约30亿元,共建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人工智能研究生院。


活动现场,武汉理工大学与市、区相关部门,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留汉学生代表签约了一批人才协议,引进了100名海内外知名高校高层次人才。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武汉“965”产业,武汉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武汉氢能产业促进联盟、建材建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联合体和长江游轮游艇产业创新联盟等4个创新平台正式启动。


武汉理工大学游轮游艇设计是很厉害的。我听过吴卫国教授的课。

 

图片


2019320日,由武汉新港管委会推动建造的国内首艘江海直达1140型集装箱“汉海1号”,入选“2018年全球明星船舶”。


过去,武汉到上海最大的集装箱船只能装570个集装箱,现在在高水位的情况下,可以装1140个集装箱。武汉到九江水深6米,就可以常年走1140船型了,甚至1500个集装箱。这对武汉的航运中心地位的建设非常重要。

 

图片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理工大学吴卫国教授团队就开始研发“海进江”江海直达船型,到2010年前后,1140集装箱船的前身模型就已问世,但一直无法“落地”,“养在深闺无人识”。


2017以来的645工程”带来机会


202122810时许,“汉海5号”轮首航,装载鄂湘两地医疗用品及光缆、茶叶等出口产品,缓缓离开武汉阳逻港。36日,“汉海5号”轮安全靠泊上海洋山港盛东集装箱码头2泊位。

 

图片


“汉海5号”轮是我省建造的全国内河最先进、最大装载量的江海直达集装箱船,首航洋山特定航线,该船型长139.8米,型宽26米,型深11.5米,吃水6.9米,最大载重量16338吨,载箱量1124标准箱。


该船攻克了宽扁型江海直达船舶十大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为特征的“4E级”系列江海直达船舶。


该船是武汉新港委主导推动的1140标箱江海直达集装箱示范船中第5艘建造完工的船舶,由武汉理工大学吴卫国教授团队研究开发,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理工光大造船有限公司建造。


“汉海5号”与现行主力船型相比,载箱量翻了一番,单箱日均油耗比目前航线上的船舶降低23%以上,集装箱运输成本下降30%以上。


此次活动还有一项内容,由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理工大学、阿里巴巴集团共同组建的湖北省智慧交通(城市)研究院正式签约成立。


组建湖北省智慧交通(城市)研究院,是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更好融合的有力举措。湖北省智慧交通(城市)研究院将成为全新的市场创新主体,打造新的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充分运用市场规律和理念,按市场需求“出题”“解题”,从交通领域着手,促进武汉高质量发展。


未来,智慧交通(城市)研究院将致力于将全省6000公里高速路打造成智慧高速,并把1400多个高速服务区建设成为智慧驿站,以技术和产业的力量,推进交通强市、强省建设。


恰好近日有未来高速公路的最新消息。


618日,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公路正式建成。


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位于江苏交通中轴通道上,全长约33公里,起自京沪高速与沪陕高速交叉的正谊枢纽,向南经五峰山长江大桥跨越长江,止于泰镇高速与江宜高速交叉的大港枢纽,是沟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间最便捷的南北向过江通道,也是江苏第一条新建全线八车道高速公路。

 

图片


作为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它借助5G通信技术,推进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高速公路建设深度融合,建立全息感知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让道路变得更加智慧聪明。


一是车路协同系统。在沿途安装了路测天线,可与车载终端实时进行道路信息交换,辅助、控制驾驶行为,并支持无人驾驶。

 

图片


二是大雾天气,车道级雾天行车诱导系统点亮车道两侧的地面诱导灯。通过探测车辆后方的距离,以红灯显示警示区域,提醒后方车辆保持距离,实现车道级安全诱导行驶。


2014年公车改革之前,高铁、动车还不多,我经常开私车出差,高速公路的这些麻烦事,遇到不少。有一次就遇到“团雾”,像一床棉被一样落在车前。当时就想,如果在有雾的路段能够看到最新的限速指示该多好。现在可以有了。


三是消雪融冰系统,可对冬季路面温湿度状况进行智能判断,自动开启喷淋式和发热电缆式两种消冰除雪方式,确保行车安全。这个好低温的情况下,大桥最容易结冰当时我想能不能有“地暖”。


神农架就有。20201月初神农架林区迎来首场大雪,在G347国道南德线酒壶坪段,工人们正打开配电柜,为海拔1800米左右的高山道路开设“地暖”取暖,这也是自2019年神农架建成热熔除冰系统以后,首次正式投入使用。热融除冰系统将危险路段积雪全部融化。


四是服务区也充满智能化体验,室内外智慧照明传感网,点亮服务区的每一个角落,无线充电模式让电动汽车即停即充,厕所异味监测传感装置配套新风除霾系统确保空气清新。


通过20多项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技术落地实施,来打造我国第一条未来高速示范工程。


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要智慧,还要多功能。


广东恩平市大槐服务区,是广东通驿高速公路服务区有限公司首个自主设计与建设、作为商业综合体进行打造的标杆服务区,作为广东首个双开放式服务区,服务区国道停车场和高速停车场采用“高差物理隔离法”,为国道车辆临时进入服务区设置专用停车场,车辆无法互通停靠,但旅客可以自由进出。

 

图片


服务区内建有服务楼、数字化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站、航空馆、空中救援、乐驿旗舰店、粤运能源加油站等配套设施,是集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开放式文旅服务区,为广大旅客打造了零距离、零时差的休闲环境以及生活体验场馆。

希望这些内容湖北省智慧交通(城市)研究院有帮助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