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节能降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设50个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对区域降碳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培育50家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实施示范引领行动,形成较强的创新引领、产业带动和降碳示范效应。
按照《通知》,示范基地主要以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为主。基地建设以地方自主实施为主要建设方式,原则上不新增建设用地。骨干企业主要以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和模式中有重大创新突破、有较强的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企业为主。
我有一个搞污泥处理投资的朋友,叫陈建新。我是他的入会介绍人。估计他正抱着这个文件“喜极而泣”。“新环保”的春天来了。
我建议企业家投资三大领域:新经济、新环保、新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公布。湖北14人入选,数量大。省属高校两位。重庆两名入选,重庆大学教授胡千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教授蒋建新。河南两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为钢、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红霞。
其中,高宗余是全国政协委员,昨天洪湖委员活动中认识。徐卫林很早就认识了。胡豫、王行环在抗疫中有优秀的表现。
最后说一说李叶青。虽然他比我多一个字,我们没有见过面。我却一直在宣传华新水泥的垃圾处理技术。
十年前,我就参观过武穴的华新水泥城市垃圾协同处理项目。
2013年我是湖北省政协常委、人资环委员会副主任,不再是全国人大代表。
2013年7月,我参加省政协的半年经济分析会,在发言的最后,建议把湖北的两大绝招推向全国,大力发展湖北“走出去”经济,即北斗、华新城市垃圾水泥窑处理,杨主席开始关注。
有一天下班路上,听到新华社报道:2014年10月30日,全国政协召开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双周协商座谈会。我顿时激动起来。
很亲切的俞书记。在全国政协首倡“双周座谈会”。了不起。
当时,我国已投入运行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近10个,另有多地正在规划建设相关项目。
湖北省政协两位代表发言,实录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推广。
2013年以来,湖北省政协高度关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举行专题协商会,积极建言献策。目前,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已由以卫生填埋和大中城市焚烧发电为主,转变到在具备条件的地方优先推广运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格局。在具体工作中,湖北省还积极配合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运用,在广大农村地区探索建立了一套“户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置体系,采用垃圾预处理模式解决覆盖半径等问题。
虽然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优势明显,但在国内真正大规模推广仍然困难重重,主要是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成本相对较高、缺乏支持补助政策等。对此建议:
一、 国家相关部委尽快组织力量(包括企业、地方政府)就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运用,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环境标准、产品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等,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推广。
二、 制定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双赢”。建议国家参照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做法,给予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建设和运营补助,以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
三、 鉴于当前社会公共卫生意识淡薄,城镇环卫体系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建议国家加大指导力度,将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列入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加以规划,明确各级政府主导作用和引入有效市场机制,建立必要的垃圾收费制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可持续。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建议在政策导向和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扶持
目前,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还处在起步阶段,亟待国家在政策导向和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扶持。
一、在项目审批方面。一是水泥厂在使用垃圾衍生原、燃料进行协同处置的项目不再重复进行环评审批;二是将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纳入国家“十三五”中有关生活垃圾处置的规划;三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行业准入标准;四是将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纳入国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评级系统。
二、在项目财政支持方面。一是通过市场化原则来解决垃圾处置的投资和费用问题。建议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享受中央新能源基金财政补贴政策,由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共同支付处置费,所有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全部由企业承担;二是鼓励支持衍生原、燃料跨地区运输、异地处置,建立环境重负荷地区(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异地处置补偿机制;三是建议地方政府从排污费中抽取一定比例,设立环境基金,用以奖励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碳排放总量的减少;四是建议国家对所有天然化石燃料的使用征收能源税,用于补贴衍生燃料的生产成本;五是建议国家允许将现已用于各种垃圾填埋场的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转变用途,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建设;六是严禁水泥企业借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名义违规新建水泥生产线。
三、在项目运营方面,建议允许跨地区自由运输、转运和接收衍生燃料,尤其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
总而言之,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充分发挥市场杠杆作用,建立由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和处置,政府付费、严格准入和强效监管的发展模式。
附录:我国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应用情况(截至会议之前)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整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中所占比重非常低,不足3%。
1996年上海万安水泥厂在国内首创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的实践,曾处理过20多家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北京水泥厂1995年开始水泥窑处置危险废物的试烧实践,研发了全国第一条共处置工业和危险废物的环保示范线,具备了处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47类中的28类废物的能力。
1999年,湖北省武穴市华新水泥与瑞士豪瑞(Holcim)集团结为战略伙伴,研发出通过垃圾降水后预分选为可燃垃圾(入窑作替代燃料)、不可燃烧垃圾(磨制生料或掺入混合材)等几类垃圾的预处理系统。
2010年1月与武穴市政府签署生活垃圾处置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兴建日处理能力为200吨的生活垃圾预处理工厂,并于2011年5月投入运行,实际日处理能力达到500吨,处理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2018年年底数据:2017 年华新水泥共处置各类废弃物181.6 万吨,同比增长21%;2018 年上半年,各类废弃物入窑处置量达到68.38 万吨,同比提升18.4%。根据华新水泥目前规划,若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废弃物处置产能将达到550 万吨/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安徽省铜陵市海螺集团通过与日本川崎公司联合,共同开发了世界首创的利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和气化炉相结合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简称CKK系统。2010年4月10日该系统正式投运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安全化、资源化、减量化、稳定化”处置。
每次讲如何参政议政,我就会举这个例子:任何会议,作为党外人士都要争取发言。如果两个会议冲突了,我会参加有发言机会的会议。发言是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不要认为开会就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