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省政协大会前夕到现在,我利用出差或者双休,走访了一些企业,也以消费者的身份(司机),与交管部门有深度的接触,对当前的营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总的来说,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武汉的营商环境与郑州、长沙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省政协大会前夕,我应邀到汉正街一市场考察。经营户反映的问题是,十几年来每天下午4点半停电,经营户只好开着应急灯记账、捆绑货物。我几乎不相信:如今还有这样的营商环境?但是4点半后,我到了市场,果然是没有电,没有关门的店铺只能依靠应急灯。经营户要求不高:推迟一个小时停电,市场管理部门说:这是几十年来规矩,不好改变。早停电,管理人员早回家。
在省政协大会期间,正好认识武汉市统战领导,也觉得很震惊,立刻通知有关部门暗访了解情况。半个月前经营户和统战部告诉我,问题解决了,停电时间推迟到5点半。经营户非常高兴。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一部分基层干部不想改变现状,不会换位思考。管理方不知道、不理解被管理方的诉求。建议每个官员都换位思考。
最近有一个正面的案例。
近日,武汉儿童医院58名医护人员,脱下白大褂换便装,化身“侦探”陪家长带孩子看病,给医院诊疗流程“找茬”,充当“服务侦探”,穿梭在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的各诊室,以沉浸式体验就诊流程缺陷,从患者角度来体验就诊是否顺畅、服务是否到位。
这是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学党史、践行动、为患者办实事,“情满儿医”改善服务系列行动之一。
肾病内科党员医生戚畅跟着琪琪一家人相继在儿保科就诊,在耳鼻咽喉科听力筛查以及去皮肤科看湿疹,加上缴费、取药等步骤,整体就诊花费约3小时。
此前,戚畅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家长都喜欢集中在导诊台附近候诊,叫号多次家长却不进来。经过这次陪诊,戚畅终于弄清楚原因:儿童生病容易哭吵,候诊区喧闹,盖过叫号机声音,孩子天性好动,家长带孩子走动中,稍不留神就错过了叫号。
58名医护人员,体验着26个科室的服务。他们均为经验丰富的临床业务骨干,陪诊的对象按年龄、病种、地域、文化层次、就医行为等八大方面细分为23类,基本涵盖了就诊的所有人群。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轮陪诊,汇总40余类问题,多集中在检查检验、就诊停车、信息化、老年人服务、初次就诊等。这些问题将分门别类反馈给相关科室,督促科室及时整改,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改善服务治疗。
可见,“学党史,做实事”有多重要。学党史是途径,做实事是目的。
《江西日报》4月18日头版消息显示,4月17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挑选了几个调研过的点“杀回马枪”看常态长效。
文章强调,周末暗访是刘奇的常态化工作形式。在此次暗访活动中,刘奇的行程并未事先安排,文章指出他随机来到渔业路等地看环境、察管理。
我做了以下评论:
【我一直认为,明察,有效;暗访,无用】
有一次与党内同志争论这个观点,他们无论如何不敢赞同这个观点。有一位当过县委书记的官员对我说,我们最怕市委书记来暗访。但是,老百姓最喜欢暗访。可以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不过说社区干部不认识省委书记,我不太相信。
在去年抗疫期间,有的领导不仅明察,而且“鸣锣开道”。电视台摄像机拍前拍后,基层干部前呼后拥,市民、社区干部,怎么敢说话,特别是怎么敢说真话?必然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以,我直呼:“官僚主义也是病毒”。
去年我通过各种渠道,建议“真实调研五步法”:
一是组成某个城市调研小组,在网上收集与该城市有关的资料、分类。
二是发出电子邮箱、线下收件邮箱,鼓励市民举报,调研小组充实该城市的问题清单。
三是召开市民(包括网民)座谈会,核实问题清单。
四是召开各级干部座谈会,进一步核实问题清单。
五是与该城市五大班子见面,指出问题,干部的提拔、免职,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些干部为什么总是可以“带病提拔”?就是组织部门不能够完整地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或者说,得到好处,有意隐瞒问题,放大能力,最终一步一步地“带病提拔”。
因此,组织部门考察干部要实行责任制。没有汇报查出的问题,是组织部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