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武汉餐饮业协会等发出《留汉过年、安心消费倡议书,要点如下:
一、留汉过年也吉祥
响应党和政府号召,非必要不返乡,安心留汉过新年,减少跨区域人员流动,降低病毒传染风险,如需外出或探亲,错峰出行,避免拥挤,做好个人防护。号召武汉餐饮业从业者,为留汉人员提供专业的餐饮服务,让留汉人员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
确实,由于今冬多点散发的疫情,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发出“非必要不回乡”的倡议,号召“就地过年”。一些地方还发出政策性礼包,给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予以优惠。
比如,浙江宁波鄞州区云龙镇,留守的外地职工可领取666元“留守红包”;在浙江台州,外来务工者可获得政府补助的280-380元红包;在福建泉州,留下过年的非泉籍企业工会会员,按每人200元标准网上申领红包;宁波奉化推出了500元现金+500元消费券。
还有补贴。浙江某公司,春节留厂工资提高2-3倍,食堂就餐免费;广东顺德出台政策,留顺人员若在2月通过鉴定考核并取得专项能力证书,便可按证书类别领取400-1600元补贴。
义乌的政策搭配挺齐全,就地过年人员免费收看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点播节目、免费领20G流量包。政府还鼓励房东为就地过年人员减免半月以上房租或免费延长半月以上租期。
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数量首次超过4亿人次。
1月15日,国铁集团预测,2021年春运全国客流约为2.96亿人次;各出行平台数据显示,节前出行高峰日的机票价格也大幅下降。
二、科学防控不松懈
餐饮企业认真贯彻商务部制定的《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第二版,做好场所日常消毒,控制进餐人流量,对进餐客户测体温、扫健康码,适时调整婚宴、商务和大型宴会聚餐时间,严格执行冷链防疫措施,确保餐饮安全消费。
从全国来看,部分太过火爆的饭店、餐馆纷纷实施错时错峰、分区预订,鼓励分餐制,控制每一桌的就餐人数,每桌年夜饭上都提供公筷公勺,餐桌之间也会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餐桌数量也有所减少。
贵阳云岩区一家酒店,为了尽量减少顾客间的接触,他们设置了两条进店路线。大厅要用屏风隔起来,尽量保持通风性的状态。
这些值得武汉学习。
三、倡导文明餐饮消费
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坚持节约型餐饮生产和服务;保护生态环境,餐饮企业不购买、不烹饪、不销售长江、汉江、清江流域渔获物和野味。
一些餐饮企业创新推出2人份、4人份和6人份等年夜饭各类外卖套餐。
四、数字服务新方式
武汉餐饮业协会与阿里巴巴本地生活、大众点评,美团、今日头条、抖音、招行武汉分行线上年货节、本家饭团等互联网平台加强对接,采用“到店自取”、“点餐到家”、“移动年饭”、“手提团年宴”等新型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广无接触支付;通过无接触服务模式配送,鼓励使用食品安全封签,确保配送环节安全。
各大餐饮机构纷纷上线半成品菜肴,将年夜饭从“到店”转向“到家”服务上。四川成都某餐馆专门为今年年夜饭推出“合家欢”,消费者拿回去可以直接加热即可。
武汉某西北菜餐厅推出功夫菜。就是名菜送到家,功夫菜有一个大礼盒,里面包括川鲁粤淮扬九款地道的菜品,酸的、辣的、咸的、甜的口味比较齐全。
“交朋友的面要广,朋友越多越好,特别是要交一些能说心里话的挚友诤友。想交到这样的朋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外文出版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
茶有功夫茶,菜有功夫菜。古人说:大道至简,而功夫菜的精髓在于返璞归真。古人又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而功夫菜,就是用治大国的方式烹小鲜,每一个步骤都十分严谨,烹制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美馔。
功夫菜的秘诀,不仅仅在于火候的娴熟把控,还必须刀工精湛,用料考究,制作工艺精妙,满足以上所有条件后,在出品那一刻,用最郑重的仪式迎接其出锅,如此,功夫菜方可大成。
据初步统计,上海今年餐饮年夜饭外卖的餐饮门店与去年相比增加约30%。按目前的订单预计今年年夜饭较同期增长8%,其中半成品销售预计增长20%。
五、云上过年也精彩
充分发挥线上平台优势,通过优选餐厅的“线上年货节”、“年饭到家”、“线上口碑街”等特色新春节庆活动,充分发挥数字赋能力量,加快推动传统商贸流通、本地生活服务类企业转型升级。
由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共同组织的“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将于1月20日(农历腊月初八)正式启动,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七)结束,活动共持续30天。
武汉今年的春节,肯定会比去年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