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养老政策有新方案
2021-01-11 12:22:16   来源:今日湖北

十四五期间养老是一个内循环的投资亮点。最近有不少新的思维。


一是养老市场有多大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若以60岁及以上作为划定老年人口的标准,“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预计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到2050年中国将有近5亿老年人。


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各类养老机构4.23万个,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214.6万人。数字相差很大。


投壶、鼓形锁、九连环、4倍大扑克……最近,全国多地都出现了“老年人的玩具店”,店里的玩具有益于增强记忆力、锻炼肢体灵活性,成为许多老年人排解孤独与忧虑,寻觅理解与治愈的场所。社会有义务“看见”并满足老年人的玩具需求,而老年人玩具市场的潜力也亟待挖掘。关注“老有所玩”。


图片


二是农村养老模式


河南省太康县近年来推行“集中供养”“居村联养”“社会托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


——集中供养。太康县共改造建设19所乡镇敬老院,空调、暖气、食堂、娱乐室成为标配。吃的不重样。老人试住之后不想走。


——邻里助养2012年,符草楼镇谭桥村村民谭栋福看到邻居谭金超独自居住,平时饥一顿饱一顿,又不愿入住敬老院,便承担起照顾谭金超的重任。为方便照料谭金超,谭栋福把自家房腾出来供老人居住,与自家人同吃。谭栋福说,“孩子们回来都叫爷爷,现在老人早已融入我们家了。”很感人。


太康县积极推动邻里助养,通过政府补贴、拓展志愿服务、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对特困人员开展邻里照护服务。服务前,明确邻里的责任义务并签订助养协议,村里给予帮扶人每月300元至600元的助养补贴。


——社会托养。2018年,太康县鼓励有条件的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社会托养中心。如今,太康县共有27家医院参与社会托养,其中民营医院5家、乡镇卫生院22家,入住1800多名特困老人。借助专业化医疗服务、精细化护理和实时健康监测,老人们看病护理难题得到解决。


目前,太康县的五养模式管理平台正在试运行,特困老人的身体状况、用药情况、养老模式等信息一目了然。下一步,县里还将加强管理,对护理人员实行集中培训、持证上岗。


截至目前太康县农村特困老人有9000多人,采用五养模式供养率近100%


三是物业管理+养老服务


1月5日,住建部、发改委、银保监会等十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在行业发展方面,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务,可依规申请相应优惠扶持政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2020年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进展情况,截至202011月末,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7万个,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


图片


四是养老“喘息服务”。


2018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喘息服务”的方式,由政府“买单”,请专业护理人员上门照料老人或是把老人接到养老机构,享受专业照护服务,让长期承担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的家庭成员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息。据统计,2019年至2020年累计提供“喘息服务”1.6万余人次。


“喘息服务”是指由政府或民间机构牵头,成立专门的队伍,经过一定培训后,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给照料老人的家属一个喘息的机会。这项人性化的服务被比喻为“养老救火队”。这种“喘息服务”,不仅缓解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成员护理的压力,减轻他们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而且体现了政府的关怀和温情。


现在许多地方的“喘息服务”越来越扩面。如:杭州市规定,8089周岁的有杭州户籍的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3小时,90周岁以上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6小时,重度失能失智老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52小时,中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可享受每月不少于38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让更多的老人子女有喘口气的机会。


这种“喘息服务”也要不断改进。如:南京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政府补贴建设费、运营费,引导专业养老机构,把养老设施、标准化服务搬进老人卧室。如:厕所里装上扶手和防滑设备,房间里安上夜灯、烟雾报警器、摄像头,床上铺上智能床垫等等。养老院组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小组,每一个小组里有护士、康复师、护工和行政人员等专业人士,能进行医疗、护理、康复等专业服务。


图片


五是设立“独生子女护理假”,适当延长独生子女探亲假的时间。


云南省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举行发布会公布:《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将于2021年11日起施行。


其中明确,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子女的用人单位应当支持护理照料,给予独生子女每年累计20天、非独生子女每年累计10天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待遇。


据人民日报统计,自2016年河南首次出台护理假以来,全国已至少有16地出台相关政策。

 

图片

集思广益大健康大养老才能够发展起来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