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学一学洛阳都市圈
2020-12-31 14:59:35   来源:今日湖北

湖北提出了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


一主就是武汉城市圈大家都比较熟悉了


从“一主两副”到“一主两翼”,“两副”是点,“两翼”是扇面;“两副”着眼稳定性,“两翼”着眼协调性。


“宜荆荆恩”城市群与“襄十随神”城市群,一南一北,构成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形成“由点及面、连线成片、两翼齐飞”的格局。


武汉城市圈提得比较早


2002年610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快湖北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武汉作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武汉市要着眼于提高综合竞争力,构筑在国际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形成武汉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比而言襄阳宜昌城市群还没有经验可以向洛阳都市圈学习


1222日,《洛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出台。


一是洛阳都市圈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包括洛阳和济源全域,焦作的孟州市,平顶山的汝州市和鲁山县,三门峡的义马市、渑池县和卢氏县,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涵养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图片


二是“三区一中心一枢纽”的战略定位。


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引领区、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核心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


三是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分两个阶段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奠定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框架,基本确立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支撑体系和保障政策;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是构建“一核一带,三轴三圈”的发展格局。


“一核”即洛阳中心城区;


“一带”即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带;


“三轴”即洛渑三科创文旅发展轴、洛济焦绿色转型发展轴和洛汝平开放合作发展轴。


“三圈”即区域极核圈、产业紧密圈和“一河两山”生态圈(黄河、伏牛山、太行-王屋山)。

 

图片


五是构建“一带两区两环多廊道”的生态格局。


“一带”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带;


“两区”即南部伏牛山生态涵养区和北部太行-王屋山生态涵养区;


“两环”即都市圈极核郊野游憩环和都市圈外围生态环;


“多廊道”即依托区域主要交通轴带和重要水系,建设城市与组团间的绿色廊道。

 

图片


六是完善都市圈建设支撑体系和保障机制。


明确打造开放引领的国际化平台、创新协同的现代产业体系、魅力彰显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共利共惠的公共服务设施等7个方面重点任务,以及都市圈内部协同、外部联动、组织实施等3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


下一步,实施具有带动性、突破性、抓手性的七大行动。


1.实施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质行动。

2.实施交通先导行动。

3.实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提升行动。

4.实施产业创新升级行动。

5.实施生态修复和魅力塑造行动。

6.实施文化繁荣兴盛行动。

7.实施合作示范行动。


这些都很务实值得襄阳城市群宜昌城市群学习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