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以上”。宏观经济面临不确定之下,培训成为稳定就业岗位,让企业渡过经济低谷的利器。
同时,企业培训的最高组织形式——企业大学就成为企业实施高效岗位培训的重要手段,专家建议,在此阶段,企业大学的构建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1、加速建立企业大学补齐企业人才培养短板。
2、企业大学建设要战略需求为导向。
3、构建以管理+技能双轮驱动的企业大学。
4、建立OMO(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管理+培训平台。
5、设计以业务目标实现为目标的重点人才培养项目体系。
周一听的一本书:《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2013年1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田俊国)。也是这个意思。
先把准业务部门的脉,搜集一线案例,根据实际需求研发培训课。把建构主义作为培训的主导思想,用五星教学法打造精彩培训课堂,推广行动学习,使培训成为一种工作方式。聘用业务骨干和高级管理者当讲师,保证了培训紧贴业务。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种培训受到了用友集团的好评,很多业务部门的业绩也得到了提升。
用友大学的培训实践证明,企业大学是非常有效的培训组织,必将成为企业培训的发展趋势。
不是每个企业都有企业大学的。灵活性的培训也很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培训补贴值得期待。
6月初,山东的政策出台。
山东省出台的《关于抓好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工作的十条措施》首次提出,实施“以工代训补贴”。山东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印发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就具体实施范围、申领条件、程序、需要提报的材料等作了进一步明确,政策落地驶入了“快车道”。
对中小微企业新吸纳四类人员就业并办理就业登记,组织开展以工代训的,按吸纳人数给予企业每月500元/人、最长6个月的职业培训补贴。
所谓“以工代训”,是企业利用自有场所、生产设备使职工边工作边进行生产技能培训的活动。
对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单个企业在政策执行期内最高补贴10万元。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行业,补贴范围扩大到大型企业,单个企业在政策执行期内最高补贴50万元。
“以工代训补贴申领系统”正式上线。山东省计划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安排30亿元左右,保证政策落实。
武汉的政策也来了。
6月6日,武汉市人社局集中公布了“黄金十条”培训补贴政策和申报指南,从就业创业培训、岗位适应培训、提升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制定十条补贴政策,支持在汉企业以训稳岗、以训扩岗。
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在停工期和恢复期可申报线上技能培训补贴,按照培训费的95%补贴企业,每人最高不超过1000元,保障企业以训待岗。
对新录用技能岗位职工,在1年内开展不少于60个课时的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补贴企业;集成电路、信息网络、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以及现代服务等我市重点产业、支柱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将按每人不超过300元标准给予企业补贴;对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以及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的企业开展以工代训,将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与山东相似)。
此外,对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养老护理行业、家政服务等行业开展技能培训的,将给予培训补贴并提供培训服务和指导。
为促进技能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壮大技能人才队伍,“黄金十条”特别为新型学徒制培训、新技师培训、职业技能竞赛培训制定高标准补贴政策。
例如,企业组织生产一线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参加新技师培训,按照高级技师5000元/人、技师35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的上限标准给予补助;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的将给予企业每人每年4000~6000元的培训补贴;入选世界技能大赛武汉市集训基地的建设单位,给予50~100万元的基地建设和集训补助,对进入各级技能大赛决赛的职工进行赛前培训,分别按照国家级竞赛培训每人3000元、省级每人2000元、市级每人1000元、区级500元标准补贴企业,同时,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按照进入决赛每人500元的标准补贴企业。
含金量不低,大家要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