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参加一个座谈会,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在发言中建议,尽快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是对的,但是,变成金山银山也非常重要。
湖北的四个角落,就是绿水青山: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府山区。前面三个是国家级贫困区。
因此,守着绿水青山,不一定能够成为金山银山。
保护与利用,应该比重。
湖北讲保护的多,讲利用的少。
以恩施为例,海拔1000米以上,都是避暑胜地。而重庆来投资者居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海南避寒,到恩施避暑,成为一些重庆人、武汉人的选择。
在大别山区,我考察了湖北英山的桃花溪避暑小镇与邻近的安徽岳西县的鹞落坪28军旧址,发现湖北的基础设施还是有严重不足。
因此,湖北省的四大山区如何发展避暑、康养产业,是一个重头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切入点。
经过近20年的努力,浙江已经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值得深入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八八战略指的是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
其中第五条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浙江开启了绿色发展的征程。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周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发表评论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怎么实现这个梦想?“大花园建设”。
“大花园建设”是浙江践行“两山”理念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打造“诗画浙江”鲜活样板的重要举措。范围为浙江全省,核心区是衢州市、丽水市。
到2022年,浙江要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建设大花园实施五大工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域旅游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绿色发展机制创新。
其中全域旅游推进工程,重点是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品牌、提升重点旅游区能级:建设“浙闽皖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打造“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大运河(浙江)文化带、佛道名山旅游带、浙中影视文化旅游带、浙北精品旅游带、海湾海岛旅游带”,简称“七带一区”。
浙江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四核、四带、四圈”(我在湖北建议三圈三带):
即以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核心区为中心带动,以环杭州湾、甬台温、杭金衢、金丽温四大城市连绵带为轴线延伸,以四大都市经济圈为辐射拓展的“四核、四带、四圈”网络型城市群空间格局。这些都是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
在绿水青山的保护方面,我们可以看浙江的两个例子。
安吉在建设绿水青山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不错成绩的基础上,在分类保护修复村庄生态、文化、空间等方面做更多努力。
丘陵山地型的村庄,可将村庄融入自然山水,融入历史、文化、习俗,展现诗画江南中的青山叠翠、白云缭绕、山村如画的景观;
旅游观光型村庄,可以在诗画江南、休闲拾趣上进一步强化,尤其注意村庄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修复,注重村庄活动空间、生活体验空间、生产体验空间以及诗画江南诗意体验空间建设;
历史文化型村庄,需要突出村庄历史文化空间感受,保护、恢复村庄历史文化遗存与遗迹,展现江南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历史人文底蕴;
田园养老型村庄的村民住宅将会有更加的城市居民租住,可以利用村民闲置的房屋进行改造装修,让城市居民过上一种田园、野趣、闲适的退休生活。
人们对田园+养老养生模式生活有更多向往。依托安吉丰富的山、湖、林等养生资源,结合传统中医药文化、生态农产品等优势,从“乡村养老”和“健康养生”两个方面入手,大力开发康复疗养、休闲养老、健康管理、老年用品生产等专业健康养生服务,将田园+养老、养生模式作为乡村振兴、安吉青山绿水、水村山郭相融合的升级版来建设,形成田园养生、乡村养老、健康消费、健康运动、休闲养老房产等为一体的江南特色“田园养生养老乐园”。
建德市冬暖夏凉的气候,76%的森林覆盖率,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为建德发展养老养生产业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而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地域文化也对养老养生产业形成一定支持。
建德市新建的洋溪健康产业集聚区就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整合成“医”、“学”、“康”、“养”、“游”五个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功能区块。医疗体系和养生体系是其中的“两大体系”。
建德人养生的内容也十分丰富。水养、气养、食养、药养、文养、居养、游养、疗养,打造成宜居宜养的胜地。
这些都值得湖北四个角的山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