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日上午,参加省政协十四五规划网络座谈会。这是我的发言。
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从中心城市到都市圈,从都市圈到城市群,再到大湾区,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中心城市武汉——三圈——湖北城市群——中游区。
从襄阳、宜昌到重庆、西安,将会一个“西四角”的发展区域。
高铁+城市群,推动湖北全域发展。
2003年从中南财大到省统计局任副局长,从2004年开始,笔者就建议宜昌、襄阳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担任,湖北实行三圈三带的区域发展战略,即武汉、宜昌、襄阳城市圈,长江、汉江、清江带。
武汉城市圈包括1+8,汉江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在此融合。
宜昌城市圈包括1+3,宜昌、荆州、恩施、神农架,以汉江、清江经济带为主。
襄阳城市圈包括1+3,襄阳、随州、十堰、荆门,以汉江经济带为主。
不建议再提宜荆荆、襄十随。
这些年来,其中的观点被部分采纳,2012年,宜昌、襄阳市委书记由省委常委担任,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单独制定规划。
一、宜昌城市圈有四大抓手
一是恩施要抓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在西部大开发中,分别有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吉林延边州属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覆盖范围。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对外公布,让“西部大开发”再度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频话题。
关键处有三点:
(1)生态优先,多地再探绿色发展新路径。
恩施各县市的海拔都比较高,有避霾的优势,在海拔1000米以上,有避暑的优势。在十多年前,笔者参与社科专家恩施行时,就建议依托武汉、重庆两大火炉,把恩施建设成为避暑胜地。
现在在暑期,恩施州可以说是一床难求。
与之相对,在秦巴山区(十堰)、大别山区(黄冈)、幕阜山区(咸宁)也有高海拔山区可以作为避暑胜地开发。
笔者最近到英山桃花溪避暑小镇考察,海拔就是1000米。
买房避暑还是买床避暑。
(2)扶贫扶智,助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
(3)成渝携手“出圈”,唱好经济建设“双城记”。
2017年利川成为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第15个成员单位。
二是宜昌最大发展机遇是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通知。
即把原来的简单的“南向通道”升格为西部陆海新通道。
海南自由贸易港也与新通道对接,建设航运中心。
看来,让宜昌(秭归)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对于武汉港来说,也是一个最大的机遇。除了新疆、上海之外,还有广西这个大出海口可以利用。
而且,宜昌、襄阳通过焦柳线已经开始融入新通道了。
今年全国两会中,重庆代表团提出,要增加三峡新通道,扩大航运量,但是,要注意到宜昌到武汉最大的航运量也就是5000吨,更要发挥三峡库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作用。
宜昌要成为主角。
三是荆州、荆门、襄阳、武汉要抓住浩吉铁路机遇
“缺油少煤乏气微风”,天下掉下一个大煤矿。
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江陵),年周转量达5000万吨,基本相当于湖北省一年的用煤总量,其就近存储和配煤功能又可为用煤企业平均节省成本50元/吨。宜昌华润电厂。
荆州已然成为没有一两煤的煤炭基地。荆州正在全力打造"双千亿"能源化工产业基地。
荆州规划建设532万千瓦的路口电站;由三峡集团、陕煤化联合投资294亿元建设的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拟和知名央企合作建设的400万吨煤制油项目,与知名企业签订年产360万吨煤制甲醇并联产部分烯烃项目协议。
组织北运(回程)货物等等。
还可以成为油品通道。
2019年9月29日,中石油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生油层内勘探获得重大发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58亿吨,预测地质储量6.93亿吨,发现了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
大庆油田至今开采了已连续开采60年,累计生产原油23.9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产量的40%以上。
四是江汉三角洲经济区的问题。
一百年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建议修建江汉运河。
2014年8月8日,引江济汉工程进水节制闸3#闸门启动按钮,引江济汉工程实现应急通水,长江水首次反哺汉江。
2011年湖北省委提出壮腰工程,我建议建设江汉三角洲经济区。
这个三角洲的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台湾3.6万平方公里)。是武汉西边新发展空间。
夏振坤:江湖三角洲(两湖一平原)。中三角。
二、襄阳城市圈的三大抓手
一是襄阳、荆门要抓住浩吉铁路的机遇。
二是汉十高铁、郑万高铁在襄阳交汇。
湖北高铁环线:武汉—十堰—房县—兴山—宜昌—武汉
三是襄阳、十堰与西安的合作(包括宜昌与重庆)
2018年12月27日上午,西安至十堰高铁引入十堰东站正式开工,标志着西十高铁建设全面进入开工。
2020年4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期大约四年半。
高铁通车后,十堰就会成为西安人的后花园。因为秦岭别墅群已经不存在了。
三、武汉圈的四大抓手
一是加快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019年年底,湖北省发改委官网发布《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9-2035年)》。这是自长江新城以来,最耀眼的规划。也是目前武汉最大的发展机遇。
核心发展区:武汉空港核心区和鄂州空港核心区。
总体规划发展区
航空港经济发展辐射发展区
“一带、两核、十二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
其实,在不远的将来,武汉城市圈应该是三个民用机场。在武汉——鄂州机场带的基础上,最终会形成武汉——鄂州——咸宁“三场鼎立”的格局。据报道,机场是在咸安区东南部。
二是顺丰快递机场是武汉东的重大机遇。
鄂州顺丰机场2020年左右建成使用。2025年预计可实现年货邮吞吐量245万吨、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2045年,预计年实现货邮吞吐量765万吨、旅客吞吐量1500万人。
不仅仅是快递,打造临空产业圈。
(1)精细制造业。体积小、价值大。比如,手机、电脑等。
(2)定制产品。建议青岛的红领服装到鄂州来,直接空运,零库存。
(3)临空物流业。多式物流。
(4)临空维修业。世界最大的便携电脑维修点——Soleetron公司每个晚上在孟菲斯维修5000台电脑。手机维修。
(5)医疗保险业。世界最大的角膜银行——国家眼科银行中心座落于孟菲斯。人造骨骼,3D打印。
(6)临空检测业。孟菲斯有美国最大的通宵麻醉药品检测站——Advanced Toxicology每晚对通过联邦快递公司运来孟菲斯的全美5000多份样品进行实验。
三是把握沿江通道的新机遇
四是长江新城的崛起
2000年,李克强同志在河南提出郑东新区。笔者在思考武汉的新区在哪里?相对于武昌南(光谷)、汉阳西(沌口),汉口北真的是空空荡荡。笔者开始形成汉口北新区的概念。以形成汉三角的发展格局。
2017年1月20日,时任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同志提出长江新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的概念。最终,长江新城、长江新区在谌家矶——武湖的500平方公里土地上落户。一块土地,两块牌子。
2020年全国两会上,“尽快批复设立国家级武汉长江新区”成为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关注的焦点。
这个很有必要。我在疫情日记中建议,给武汉一个新区。
目前,国家级新区有19个,武汉争取成为第20个。
武汉这个新区,可以作为大健康产业为主的新区。
目前已经在长江新城(武湖——长江新区)投资的医疗健康项目:
长江新城已与1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500强企业以及细分领域重点企业签订了大健康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招商引资签约金额为510亿元。目前,正在抓紧推进万达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医院、哈佛大学(武汉)医学创新中心、康美集团第二总部等已签约重点项目的落地工作。
泰康保险集团拟选址长江新城起步区300—500亩,投资约150亿元打造泰康健康产业城项目。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咸新区联合建设,选址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总占地面积2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0.5平方公里,定位为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
武汉,也可以设中部创新港,武大华科为主,建设项目落地示范区。
五是武汉如何“大而美”
在“大”的方面,只是中心城区大,七大城区888平方公里(车补)。武汉市中心城区面积863平方公里。
总面积没有优势,成都的面积1.4万平方公里,杭州的面积1.6万平方公里,如果把鄂州(1600平方公里)并入武汉(8494平方公里),武汉也只有一万平方公里。
一是建议省里与中央,把汉川(1600平方公里)、团风(830平方公里)、鄂州并入武汉,解决武汉腰细的问题。
二是利用武汉的科技实力,做大做强武汉的产业。专利落地争取三分之一。
武汉的科技实力位于全国前三到前五,问题在于就地转化率不高。
美,就是大做水文章。武汉四分之一是水。杭州西溪与武汉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