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武汉企业上云才有希望
2020-06-02 21:02:12   来源:今日湖北

29日,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软件巨头SAP(思爱普)发布产业集群策略,将助力包括武汉在内的重点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SAP发布的产业集群策略,紧密契合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将鼓励以区域、行业、园区为整体的区域数字化服务载体建设,丰富各类园区、特色小镇的数字化服务功能,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低成本、低门槛等服务。”直播论坛上,企业中国区副总裁张斌表示。


在武汉130.17万市场主体中,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数量占比超过98%,中小企业是保企业、保就业的主战场。


去年,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建立“SAP武汉赋能中心”,武汉成为其“中国加速计划”中北上广深之外、10个第一梯队城市之一。


其武汉赋能中心成立后,软件、研发、远程技术支持以及交付中心将跟进进入武汉,服务武汉、湖北、华中、全国乃至全球的SAP客户,最新的数字化供应链、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方面应用场景,有望在武汉落地。


企业上云有什么好处?看看阿里的解释。


2019年7月25日,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2019阿里云峰会上海站上不断强调:“全面上云的拐点已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云上的IT基础设施占比超过传统数据中心。上云后企业综合成本下降一半、稳定性有10倍以上提升,安全性更是提升50倍。


云计算在过去10年,已经在关键技术和应用规模上实现对传统IT的全面超越,云、大数据、AIoT和移动化技术引领时代。


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阿里云核心基础产品价格累计降低66%。以业内通用的TCO标准(即总拥有成本)计算,用云可比传统IT节省一半以上的成本。已经有上万家企业全面迁移到阿里云上。


当前广东上云企业已超过6万家,超过20个“数字化制造业产业带”正与阿里平台深度融合。这些变革,让广东省的品牌在各大平台上焕发了新的活力。


一是平台协作赋能传统制造。


5年来阿里云服务广东用户超过25万,上云工业企业达6万家。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无到有,从零到规模化、集群化,拥有了新动能。


比如,汕头市的启蒙积木公司,原来一台机器需要1.8个人管理,采用阿里云服务后,变为1个人管8台机器,直接将产能提高30%,加上良品率的提升,企业新增生产收益超过100万元。


碳纤维吉他制造企业广州碳兴科技通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各大注塑工厂,不仅实现了对注塑工厂的即时派单,还能根据不同工厂产能情况实时分配订单。平台协同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做两把吉他的效率,现在一个工人、一台注塑机一天可以生产1000把吉他。


二是借阿里生态架起产业带。


在带动企业升级的同时,阿里巴巴旗下1688、天猫、聚划算、速卖通等业务纷纷落地广东形成合力,为广东超过20个“数字化制造业产业带”带来了新机遇。


如今,东莞耳机产业带、深圳3C数码产业带、中山小家电产业带、中山智能门锁产业带、潮州智能马桶产业带等已率先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


中山市小榄镇有6000多家五金企业,它们大多从事与锁具相关的生意。2018年之前,这个“南方锁城”除了20多家有自己品牌的大锁厂之外,更多还是传统家庭作坊模式。现在,中山小榄镇已形成了中国最集中的智能锁产业带。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家智能锁品牌工厂在与天猫合作探索向智能化品牌转型。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在广东上线的“厂销通”,通过聚划算平台整合包括阿里云、菜鸟、蚂蚁金服等在内的阿里经济体生态资源,面向中小企业推出一整套完整的C2M(消费者反向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所有接入“厂销通”参与数字化改造的工厂,都将获得蚂蚁金服优惠贷款利率、菜鸟仓储物流服务、阿里云技术服务等。目前,中山小家电产业带、深圳3C配件产业带和东莞耳机产业带等,均已借此契机实现智能升级。


三是数字服务形成产业优势。


产业带智能效能正在显现。数据显示:去年天猫“双11”当天,广东再次实现销售、消费、进口全国三冠王,实现销售额545亿元,同比增长14%;服饰、家电、日用品、家具等类目,销售额均超过80亿元;在单日成交额突破1亿元的299个品牌中,、格力、欧派、vivo等广东品牌超过50个;全国热卖的TOP5产业带中,广东占据了4个。


了解一下阿里云,对于武汉的数字化会更清楚些。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