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一周财经分析(20-26日):农业托管公司与春雷计划
2020-05-02 18:11:20   来源:今日湖北

1、抗疫精神与全息阅读


4月26日下午4点半消息,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25日,武汉新增出院11例,目前仍在院治疗12例。


湖北在院治疗病例在2月中下旬达到高峰,一度超过4万例。


4月2日降至1000例以下,21日降至100例以下,并分别在23日、24日实现危重症、重症患者“清零”。


4月26日起,最后的20位专家也将陆续撤离武汉了。


看到报道中下面这段文字时,忍不住流泪。


“2月7日,李尊柱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国家医疗队的一员来到武汉。


一次上班途中,过路的普通市民注意到李尊柱和同事们乘坐的班车后,朝着班车方向远远地鞠躬致意,深深动容之外,他感觉肩上的担子又沉了几分。”


23日,中央政法委机关举行第10次“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展示会。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强调,要弘扬抗疫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迎难而上、勇当先锋”的担当精神、

“舍生忘死、日夜奋战”的奉献精神、

“精准防控、精心救治”的科学精神、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


这是第一次官方的归纳。武汉人要记住。


以抗疫精神恢复经济。抱团发展。


弘扬抗疫精神,推广全息阅读。


全息阅读,指全时空、全场景、全介质、全员、全体验的知识交流活动。全息阅读重塑阅读价值链。


从口口相传到创造文字、印刷、电子媒体再到现在的万物互联,人们不断探寻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连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当下我们正处在从多屏进入跨屏的关键时期。如何将阅读内容转化为全息产品,再通过全息平台向用户提供多维、非线性、交互、沉浸式的阅读体验,需要知识产品生产者、阅读服务提供商做好充足准备。


阅读产业呼之欲出。


外卖,从餐饮、生鲜到图书(30分钟)。


2、农业托管公司与三个合作社


胡兴民是陕西省西安高新区胡家寨村村民,去年3月,他将自家的5亩地托管给长丰农机合作社。此后,他就再也没有下过地,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家生意上。一年来,在做生意赚钱的同时,胡兴民家的庄稼也照收不误。


在西安市,像胡兴民一样当“甩手掌柜”的农民共有6000多户,他们全都受益于这种被称作“土地托管”的农业经营新模式。


长丰农业合作社开展农业托管服务已有10年之久。按照合作协议,不愿耕种或无力耕种的农民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土地统一耕作、用种、灌溉、施肥、收割,最后将收获的粮食交给农民,合作社收农资费与服务费。


有专家认为,土地托管在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收益权与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实现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较好地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服务组织完成或协助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


目前中国农村的农业生产,许多过程已被分解外包,其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民如果有地无法种,但又不愿意土地流转的,也可以委托其他人种地,实行农业生产托管。


3个关键点:


一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降低种地成本,可以让农户参与到农业现代化中,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


二是农民也要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


三是通过开展托管服务,服务组织可以集中采购农业种子、农资等生产资料,可以采用先进农作技术,发挥农业机械装备作业能力,可以采用新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但最终的决定权在农民手中,种什么农民还是自己说的算。


湖北还有一个地方的乡村振兴战略做的也不错。


截止2018年,公安县已创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65个、劳务合作社101个、资本合作社5个,土地流转率达72%。


三个合作社的探索,将能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传统农业对接市场主体的能力。


农民最满意的是,三个合作社给农民带来四种收入:土地租金、劳务报酬、资本收益、年终分红。我前年到公安县调研了一天。


“三个合作社”由村集体创办领办,坚持村社合一,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理事会负责制,探索形成集体自主经营管理、社社协作互助发展、社企合作股份经营三种模式。农民重新组织起来。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2014年以来,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六盘水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探索,通过集体资源调动政府资源、政府资源撬动社会资源的“双轮驱动”,有效活化了要素资源,实现“产业连体”“股权连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今年春天的农田里,多了不少“新面孔”,有住在“棚中棚”里的西瓜、葡萄,有从外地引进种植的蕲艾,有虾稻田里种下的水芹菜……一幅幅新鲜的图景,显示出天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气象。


天门市的几个乡镇,请来一批浙江种瓜能人,示范和带领大伙种植大棚西瓜。


这个群体有近百人,普遍以家庭为单位,一年只休息一个月,过年都不回家,长期驻扎在西瓜地里。


一年可收四茬瓜。


3、阿里春雷计划与阿里云2000亿元


4月22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签署“春雷计划”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东莞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阿里时隔11年重启“春雷计划”扶助中小企业,与积极拥抱数字化的东莞一拍即合。东莞已正式成为全国首个“春雷标杆市”,阿里巴巴将提供全套数字化能力,与市政府一道,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促进新贸易,与东莞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根据协议,阿里巴巴将运用20年来沉淀的数字化能力,全面助力东莞的贸易、物流、新零售、产业创新发展、移动支付便民体系、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各个方面实现转型升级。


阿里与东莞将合力打造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多场跨境贸易线上展会;依托阿里巴巴在B2B和B2C领域的优势,助力“莞货”卖全国、卖全球;通过C2M超级工厂计划,合力打造一批销售过亿的企业;通过聚划算品牌扶持计划、天猫产业带复兴计划等,共同培育东莞本地品牌等。


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在疫情爆发后一直在全力“撑企业”,东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助企撑企15条”“助企用工10条”“优化服务15条”“加快复苏16条”等政策举措推动复工复产复市。


14日,广东东莞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东莞网红直播带货基地和阿里巴巴淘宝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电商和数字化转型赋能区域中心,快速提升东莞个体户及私营企业视频直播、电商运商的能力。未来,淘宝大学会把直播、短视频等数字化课程带到当地。


作为全国首个服装类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虎门电商产业园正在进行全面改造。3800平方米的摄影棚、近百间宿舍,正在改造为淘宝直播场景。


广州番禺南村镇快速将产业园改造成近2万平方米的淘宝直播基地,可容纳上百工厂同时开播。原本一心埋头生产的中国厂长们,纷纷走进直播间。本月底,南村镇将有近百间直播上线,未来将扩展到上千间。


北下朱村可能会成为历史。


4月20日,阿里云抛出一记重磅消息:未来3年再投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阿里云的云基础设施将重点布局在中西部、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公开信息显示,阿里云在全球21个区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并广泛采用液冷、水冷、风能等节能技术降低能耗。


未来十年,阿里云计划将达摩院XG实验室、平头哥等最新研究成果将率先应用在阿里云下一代数据中心。飞天云操作系统、含光800芯片、神龙服务器、自研云交换机、高性能低延时网络、大计算系统集群等核心自研技术,将在阿里云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


4、两区合作的启示


重庆、成都自费进行“大湾区式”改革。


4月23日,在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西部两大国家级新区确定了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2020年十项重点任务。


一是规划协同。共同争取将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共同研究提出需要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改革试点。规划推进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形成两江新区与天府新区的直连高速通道;规划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接入重庆北站,形成向西直连成都,向东直连沿江高铁的大通道。


二是创新协同。以两江协同创新区、成都科学城为主要载体,共同争取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设施布局,力争共同促进落地重大科技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共同签约引进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积极争取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三是会展协同。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西部国际博览城、天府国际会议中心等平台为支撑,探索会展发展新模式,联合打造国际会展会议高地。


四是开放协同。以两江新区国际合作产业园、保税港、天府总部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为载体,以自贸试验区联建共享为抓手,加快建设开放合作中心和国际合作开放高地。


五是产业协同。探索构建产业协同互补发展新机制,大力推进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共同搭建产业合作平台,加强产业链合作。


六是改革协同。发挥国家级新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作用,建立协同改革清单和推进机制,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助力双城经济圈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


七是城市协同。以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为引领,在城市管理、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联合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八是人才协同。共同争取在离岸创新、国际人才引进、高端人才共享等方面的政策突破和先行先试,携手搭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共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九是战略协同。共同开展一批共性重大问题和重点课题研究,重点完成打造内陆开放门户课题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路径指引。


十是工作协同。双方办公室每月一次工作对接会议(视频会议),推动各方面务实合作。


武汉汉口北新区能够成为国家级新区,也会与湘江新区、赣江新区合作,共同发展。


5、湖北三家企业参与第二届网购节


4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工信部、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双品网购节”,4月28日开幕,持续时间到5月10日。参加的平台及企业超过109家,除了综合电商,垂直电商、服务类电商都积极地参与,努力把质优、物美的商品和服务推送给广大消费者。


2019年4月28日至5月10日,商务部会同国家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网易、国美、唯品会、聚美优品、小红书、中粮我买网、食行生鲜等10家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以倡导品牌消费、品质消费为目标,成功开展了首届“双品网购节”活动。


参与的品牌超过10万个,销售额77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2%,带动同期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2850亿元,同比增长28%。看来政府办的购物节,效果也不错。


4月25日消息,湖北的良品铺子、誉福园、融誉物联网3家企业入选商务部选定的109家电商平台和企业名单,数量居中部六省前列。


良品铺子大家比较熟悉了。


誉福园,是原生态农产品品牌,致力于让城市家庭吃上放心农产品,坚持原产地和自有基地直供,坚守农产品原生态耕作种植传统,以“天下无毒”作为公司的最高田园梦想。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联合经营模式。


一直致力于向注重生活品质的都市家庭提供全国各地特色原生态农产品。这与良品铺子有相似之处。


我们来看看它的简历。


2012年7月11日,誉福园于湖北省当阳市凤凰山成立。


2012年11月2日,誉福园林下散养土鸡蛋获荣第九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


2013年5月8日,誉福园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


2014年11月15日,誉福园有“鸡”柑橘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这种“林下养鸡”的“林下经济”模式很好。


2015年双十一,誉福园进入天猫双十一生鲜类TOP10,并在当年阿里年货节中取得不俗的销量。


誉福园旗下拥原产地鲜果、放心肉禽蛋相关品类,其中土鸡蛋、散养土鸡、秭归脐橙、烟台大樱桃、四川猕猴桃均为各大电商平台的爆款,产品的品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生态产品,值得尝试。


湖北融誉物联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06月07日,注册地位于襄阳市高新区长虹北路。


经营范围是:计算机软件设计;云平台服务、云基础设施服务、云软件服务;智能网络、大数据的技术开发;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国内货运代理;仓储、装卸、搬运服务;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保健食品、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电子元器件、五金交电、电子产品、文化用品、照相器材、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化妆品及卫生用品、化工产品、体育用品、日用百货、纺织品、服装、家具、珠宝首饰、水果、蔬菜、饲料、花卉、农作物种子、装饰材料、通讯设备、建筑材料、工艺品、玩具、汽车和摩托车配件、仪器仪表、卫生洁具、陶瓷制品、橡胶及塑胶制品、化肥批发零售;会议服务;代收燃气费、水费、电费;票务代理;汽车租赁、房屋租赁、场地租赁、电子产品租赁;物业管理;经济信息咨询服务。


这个企业占中创融誉(深圳)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股本的90%。


4月23日,汉口北春夏电商直播采购节正式启幕。


涵盖酒店用品、窗帘、服装、鞋业、二手车、宠物用品、精品面料共7大行业品类,品牌商家携万款新品上线直播,其中酒店用品、窗帘、鞋业、宠物用品以传统订货会为基准直面B端,二手车、精品面料、品牌服装则上线各类限时秒杀、戳屏抽奖活动,直面C端。


为帮助商户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汉口北集团依托自有的电商直播产业基地平台,引入50余家产业互联网平台、电商平台和直播机构资源,与腾讯看点、淘宝、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开展合作,启动多个官方直播大厅,积极引导商户开展线上营销、线上无接触交易,大力开展线上批发交易和零售销售。市场方还专门为商户开通了免开店、0成本入驻直播间的绿色通道,并提供直播经验指导和技术、流量等资源扶持,极大丰富了商户在直播间面向B端的内容给养,商家边带货边在直播中积累实战经验。


将持续至5月28日。


重要启示:任何一个批发市场,都要成为一个直播基地。


6、广州连片加装电梯拉动投资


而不论新基建还是老基建,加装电梯但是拉动投资的重要手段。


过去,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事,现在则是加装电梯了。


众所周知,协调难、跑腿难、资金筹集难是旧楼加装电梯的三大“拦路虎”,集中连片加装电梯便是缓解这三大难题的一个综合性方案。


广州加装电梯数量保持全国各大城市首位。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累计完成加装电梯规划审批6864宗,已建成投入使用4718台,惠及居民70多万人。其中,仅2019年就完成规划审批2403宗,建成投入使用达1872台。今年加装电梯的总体工作目标是比2019年增长20%。


4月19日,广州市老旧小区住宅试点成片连片加装电梯规划方案编制开始招标,将挑选70个小区进行成片连片电梯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推动形成成片连片电梯加装示范效应。


所谓连片加装电梯,就是统一规划,统一申请,统一批复。


2018年5月,六运小区、育蕾小区等天河南地区成广州首个老旧小区连片电梯加装试点区域。


同年8月,增城区选取荔城碧桂园和水电二局社区推广连片加装电梯。


2019年3月17日,番禺区康裕东园连片加装电梯开工。


2019年3月20日,在海珠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试点老旧小区成片加装电梯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连片加装电梯,整体谋划、整体征求意见,既可统一小区加装风格,又便于各方达成一致,低层业主也能从中获益。而且在审批上,连片加装改变了过去“一梯一申请”而实行“集中审批、分层管理”模式。


集中连片加装电梯因为规模较大,可与电梯公司“集体商谈、连片加装”,或能节省建设、运营、管理费用。


连片加装电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加装电梯的阻力。


根据广州的经验,连片加装,必须成立“第三方平台”。


所谓“第三方平台”模式是以电梯加装管理部门为主体,整合与电梯加装的相关社会力量,为旧楼加梯过程提速提质。如:可提供协调服务的政协委员、街道办、居委会、过来人等构成“第三方平台”中的协商议事平台;社区规划师、电梯加装企业等构成“第三方平台”中的安装保障平台,并可提供“代跑腿”服务。


不过,要解决协调问题,还是要采取上海的做法:加层加梯——我呼吁的一种逆向思维。


2015年1月,市房管局又发布了《上海市旧住房综合改造管理办法》,第十八条(高度控制),虽然在其适用范围中写出了“对拆除重建、已经成套住房加层的旧住房改造,另行制定相关规定执行”的条款。


在之后的规定中又有诸如“改造中属加层的房屋除安置原住户外,应当用于公共租赁住房或者廉租住房使用”“旧住房成套率改造项目需要加层的,一般只能在原建筑上增加一层”的规定。


确有特殊情况,经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和项目所在地区县政府共同审核,在符合相关技术条件以及征询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两层。


上海松苑小区的改造采用“加梯加层”的方法,由国有控股企业上海上银职业发展有限公司解决改造资金。


小区内建筑全部为不带电梯的7层楼房,现有人口约2000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有800人。对于“加层加梯”改造,小区居民基本达成共识,97%的居民签字同意。


最近几年,上海市民加层加梯的呼声更高。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