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财经:爱民之心、为官之本
2020-04-26 23:54:38   来源:今日湖北   分享:
0

1、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


23日,武汉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2例,现有确诊病例47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3569例(武汉46417例),累计死亡病例4512例(武汉3869例),累计确诊病例68128例(武汉50333例)。

24日下午,随着最后一例重症患者新冠肺炎治愈,武汉重症病例实现了清零。

4月23日,中央政法委机关举行第10次“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展示会,9位同志联系各自参与武汉抗疫督导工作谈了认识和体会。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强调,要弘扬抗疫精神,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这是官方第一次表述抗疫精神。

陈一新的表述是,抗疫精神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必须弘扬成为新时代的新风尚。

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迎难而上、勇当先锋”的担当精神、“舍身忘死、日夜奋战”的奉献精神、“精准防控、精心救治”的科学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2、武汉对四类人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


当前,保民生是一个重点。我也建议,保企业有三个办法,一是落实政策,二是按照企业疫前一个月工资补贴,三是按照疫前一个月纳税额补贴。

保民生,就是要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其消费水平。具体是提高每个月的补贴数额,使之达到武汉市平均消费水平(2500元)的一半(1250元)。

4月2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他呼吁政府向低收入群体直接发放现金以提振消费,通过发行1.4万亿元特别国债,收入较低的半数国人每人可发放2000元。

4月24日,武汉市发改委决定对今年3月至6月阶段性提高四类人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

具体是,2020年4月在册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含城乡孤儿、含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等四类人员将提高补贴标准。

其中,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每人补贴486;城镇低保对象每人补贴486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补贴398元。城乡特困对象:城市特困人员每人补贴973元,农村特困人员每人补贴750元,城乡散居供养孤儿每人补贴973 元,城乡集中供养孤儿每人补贴1556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973。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中心城区(含东西湖区)每人补贴923元,新城区(除东西湖区)每人补贴791元。

武汉市四类困难群众有18万人。补贴在4月30日前将4月份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到位。自2019年至今,已累计对226.7万人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7亿元。

18万人,如果每个月把补贴提高到1000元,每个月也只有1.8亿元。一年只有21亿元左右。

3、提高湖北的抗疫能力


750万人口的黄冈是基础教育大市,但高等教育存在短板,全市除唯一的本科院校黄冈师范学院外,公办高职院校仅有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一所。

该市原另有一所公办高职院校鄂东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多种原因已数年未招生。鄂东职院将更名湖北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黄冈市与省应急管理厅合作共建。

应急管理部组建后,提出在每个省建设一所职业院校。计划今年下半年迎来首届新生。

4月23日上午,荆州市公共卫生中心和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检验中心奠基开工。该项目是新开发银行援助中国的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紧急项目中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项目,从项目酝酿、规划、征迁、设计到今天的开工建设,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其中8亿元为新开行援助贷款。

这是全省首家按照“平战结合”理念设计建设的公共卫生体系项目,一期、二期各设有1000张床位,完工后将交由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运营。

4月23日晚间,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博称,近期湖北省发改委批复了该校申报建设的10个项目。 湖北省发改委网站在4月1日这一天共发布了10份与华中科技大学相关项目的批复文件,估算总投资相加超过100亿元。 10个项目全部与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相关。其中,除应急防控P3实验室及检测中心、高端生物医学成像检测中心、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及研究中心之外,有4个项目涉及附属同济医院,2个项目涉及附属协和医院,1个设计附属梨园医院。 共有5个项目估算投资金额逾10亿元,分别为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工程(约13亿元)、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工程(约20亿元)、华中科技大学应急防控P3实验室及检测中心(约17亿元)、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空—地一体化急救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约15亿元)和高端生物医学成像检测中心(约11亿元)。

此外,省发改委网站也发布了关于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应急医学大楼、湖北省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改造、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能力提升和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患者传染病救治基地的批复文件。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4、爱民之心,不可或缺


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来读一本书。

2018年4月,我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厅级干部培训班。本来是党内一位副局长去的,因为有任务,我顶替了。非常感谢有这次学习的机会。我还差延安干部学院没有去过。

每个寝室都有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2017年出版),要写1500字以上的读后感,并参加小组讨论。

这本书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采访实录,受访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

我分为5个方面。


一是学习的七年。

最初老乡感到奇怪的是,习近平这个北京人比别人的两个箱子重,是两箱子书。后来知道他是一个最爱读书的北京青年。白天劳动,休息时看书。晚上点煤油灯看书。经常成为黑脸关公。

他的书有三个来源:带去的,借来的,家人寄去的。

他是研究式的看书,他读哲学书、历史书、文学书(如鲁迅全集),还有军事书、国际书等。如总参的二战丛书中的《隆美尔战时文件》,与孙子兵法齐名的《战争论》。细读《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战役》、《毛泽东军事文选》。为了研究苏联战争,他把地图册铺在炕上研究。为了借到《浮士德》,他走了30多里路。可见,他实际上是大学生一样的读书。

读书使他形成了坚强的精神力量。他一直认为,好学才能上进。习近平后来讲过一句很精彩的话:“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

二是思考的七年。

“文革”时期,中国的路怎么走?这是习近平考虑的一个问题。

习近平在陕北的7年,国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一个黑白颠倒、美丑错乱的时期,但是,他没有随波逐流,反倒是形成了自己的思路。这是十分难得的。

习近平把玉米团子换农民的糠团子吃。农民则把玉米团子留着给孩子吃。习近平感慨道:农民生活真是很苦。从此下决心一定要改变人民生活。

现在,脱贫致富成为三大战役之一,源自知青岁月。

三是磨练的七年。

何毅亭总结说:习近平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现在有个延安干部学院,似乎是一种特殊的安排。

习近平提前一年下乡,不满16岁。而且第二年可能会有当工人的机会。也有可能作为“黑帮子弟”进少管所。因此,当知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02年,习近平的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讲过要过“四关”:

跳蚤关:跳蚤多,咬了之后又红又肿,奇痒无比。

饮食关:粗粮多,不会腌菜。缺油。发生过“吃生肉”的故事。

劳动关:每天一早四五点钟起床。强壮劳动力一天10分,知青5.2分。

思想关:“别人从零开始,习近平要从负数开始”。

四是重塑的七年。

1969年1月到秋天,习近平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忧郁、苦闷过,带着许许多多的问号到了梁家河。1970年初到1972年回京看望父亲,处于稳定向上、刻苦磨练的时期。

1973年后半年,他参加赵家河村“整队”工作,思想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习近平认为,这是他从政的第一步。从此有了新的人生目标。

当了村支部书记之后,他化解各种矛盾,开办各种经济组织(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打坝子),改善农民生活。积累了农村工作的经验。他是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的知识青年。曾经想当一辈子的农民。

上了大学后,他也与好友透露,不准备做工科,而要从政,实现为民服务的理想。1982年年初,离开军委到基层——正定县,也是由于七年知青岁月打下的基础。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

五是爱民的七年。

他对一位老党员的母亲遗体鞠躬。把自己的钱粮衣服送给乞讨的老人。对智力有缺陷的青年——灵娃十分友好。1993年回梁家河村,给生活困难的灵娃母子留下一些钱。

知青原来不了解,为什么每年三、四月,各家婆姨带着孩子出去讨饭。原来是为了把粮食给壮劳力吃。这个对习近平的触动很大。

后来梁家河书记到厦门,想推销红枣、鹿茸等,习近平也牵线搭桥。缺钱拉电线杆,习近平给延川县领导写信。最后三个人的机票是习近平私款买的。

梁家河有个农民腿摔坏了,他寄去500元作为路费。治好后,私人掏钱买机票送回延安。

习近平是上山下乡积极分子,奖品是一辆三轮摩托车,他把摩托车更换为拖拉机、碾米机等,用于公用,这也是为民思想的表现。

可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实事”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

对于自己的知青岁月,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这个时期,他形成了“扣好第一粒扣子”、“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想法。

毫无疑问,习近平新思想是从梁家河开始的。

困难时最好的老师。

开卷有益,不是吗?

我建议,初中高中生以及家长,应该读读这本书。了解一个人是如何成长的。

《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等也值得读一读。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