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新武汉,一定会出现! 原创 叶青3 正和岛
2020-04-04 10:42:39   来源:今日湖北

武汉4月8日解封进入了倒计时!这座英雄城市,“封城”自1月23日时至今日,已是第70天。

 

叶青的武汉日记也写到了第70天。此时,广为流传的方方日记已停更、俞敏洪日记已改成了周记。这位58岁的老人,依然笔耕不辍,他如实记录了战“疫”过程中的亲历事件和重大变化,引起广泛关注,《人民周刊》、财新、环球人物、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做了叶青的专访。

 

疫情期间,叶青异类的敢言也曾带给他外在的压力,他果断地说:我宁愿不当官,也要把这个日记继续写下去,这是一份历史的记录,是给历史的交代。想到每一个死去的人,我就决定将来要胆子更大一些,讲更多真话实话。

 

叶青说武汉即将解封,可以结束日记了。与此同时,春暖花开,中国经济在逐步复苏。这份武汉日记注定是一份宝贵的史料,再次深深地感谢叶青!


作 者:叶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导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正和岛蓝色岛邻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数字很沉重


数字最可以说明问题。

 

武汉封城70天的努力,留下了一组数字:

4月1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0例(武汉0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5例(武汉145例),新增死亡病例6例(武汉6例),现有确诊病例1132例(武汉1128例),其中重症病例400例(武汉397例)。

 

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3471例(武汉46320例),累计死亡病例3199例(武汉2559例),累计确诊病例67802例(武汉50007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武汉0例)。



每天上下班,我都会听央广新闻,了解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最近的央广新闻,武汉的内容已经越来越少,主要就是欧美的事情,留学生的事情。

 

最近关于武汉的内容,是采访ICU病房的医生,讲志愿者的故事,读抗疫日记。今天早上还听到小左采访谢俊明先生、武汉亚心总医院在抗疫一线的事迹。

 

专项支持很期待

 

武汉怎么发展?湖北怎么发展?这是中央肯定会考虑的问题。


从湖北省经信委、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前2个月湖北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数字难免很糟糕。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2%(全国-13.5%)。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4 %(全国是-24.5%)。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6.87亿元,增长-43.1%(全国-20.5%)。


4)实际外商直接投资0.94亿美元,增长-94.0%(全国是-53.6%)。


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6.25亿元,增长-31.3%(全国-9.9%)。



但是,到3月底,湖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超过95%,人员平均复岗率约为70%。3月份湖北开始逐步解封,预计数据会回暖。


那么,武汉的数据如何?3月30号公布的2020年1-2月武汉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正好说明武汉的难处。这需要上上下下、天南海北、老少爷们的大力支持。

要把湖北的事情办好,一方面靠湖北人的加倍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中央的大力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在武汉考察时,专门提到两点:

一是要落实落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


二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要继续加大对湖北的支持力度,制定一揽子计划,在就业、财政、税收、金融、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适当倾斜。



现在就看各部门怎么操作了。湖北人民很期待。

 

努力完成今年的任务


在武汉时,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短期内会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影响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武汉之后,总书记考察了民营经济活跃的浙江,向社会各界传递了一个鲜明信号:在疫情防控持续向好之时,需推动经济发展早日步入正轨;在经济社会恢复运行的重要时期,十分看重中小企业的复苏和发展。


在浙江之行中,我特别关注两点:


一是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我们当然很相信这一点。特别是在各国陷入疫情的重重困难的时候,中国率先跳出困境,完全可以先发展一步。连武汉都可以解封了,还有比武汉更困难的地方吗?


二是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


2018年,“八八战略”提出15周年,我在开车时听到这个词,就相信一点:浙江的昨天,就是中国的今天。治国理政战略是从治省理政战略中来的。每次给干部讲课,我都会讲到《习近平的知青岁月》和“八八战略”。


“八八战略”是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作出了“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决策部署简称。

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2003年,为什么中国会提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大事业一起抓?原来是从浙江开始的。为什么会搞农村“厕所革命”?也是从浙江开始的。


所以,我说,浙江的昨天就是中国的今天。

 

以民为本、脱胎换骨地建设新武汉

 

张之洞时,武汉是“大上海”之后的“大武汉”,排在全国城市第二,之后从来没有这么好的排名。


2019年,武汉的GDP从全国第九,提高了一位,到第八。而天津从第六退到第十,挤掉了4700亿元。原因是,全国统一核算GDP,各省再也不能算自己了,当地领导也没有理由责怪统计局长了。


陈一新同志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武汉待了441天,通过十大改革,让我们看到了“新武汉”的大概。


本地媒体来采访我,问:8日以后,你有什么想法?我坚决地说:以民为本地建设新武汉,脱胎换骨地建设新武汉。

 

1. 对于企业来说


一要做大现有的健康产业。我们单位安装了一台高德红外的测温仪,两个摄像头、一台电脑,就可以把进出的人的体温测好。如果联网,还可以有全市的体温大数据。


早在2月13日,高德红外复工员工已达1500人,占全部员工数的70%。


二是本土企业扩大经营范围。


3月16日,汉商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增加了经营范围:

1. 研发、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


2. 医用器械和医用耗材的批发、进出口。


3. 研发、生产、销售卫生用品类。


4. 药品的经营、医疗投资、医院管理服务和养老服务。



这一类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三是招商引资,“资智回荆楚”。特别要加强医疗健康产业的招商引资。“资智回汉”是武汉2017年提出来的,现在扩大到湖北省。


2. 对于政府来说


一是要谋划“大健康之都”。2017年11月21日晚,武汉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原因是万里长江第一桥,使得武汉拥有无比强大的桥梁设计建造能力。现在则要成为“大健康之都”。


二是要谋划“直播电商之都”。广州、宁波已经走在前面了。


3月25日,广州市商务局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16条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直播电商。


预计到2022年,广州推进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

构建一批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区、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直播机构、培育100家有影响力的MCN机构(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房产中介)、孵化1000个网红品牌(企业名牌、产地品牌、产品品牌、新品等)、培训10000名带货达人(带货网红、“网红老板娘”等),将广州打造成为全国著名的直播电商之都。



同日,宁波市与拼多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一年内,宁波企业在拼多多开店总数预计增加至15000家,上线品类达到20000种,实现宁波各类特色产品全覆盖,全年销量达到800亿元。


通过外卖,武汉的服务业得到了恢复。连很多老人都会使用手机下单。武汉最有必要成为直播电商之都。


3. 对于公众来说


一要有健康的言行。当然,遇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是要骂一骂。


有的不健康的行为要减少,比如,上电梯完全可以少按一个关门键。只要按进电梯的键和楼层键就可以。不相信你可以试一试,你按关门键与自动关门,快不了多少。但是,可以少接触一个键。


二要做好主人翁。热爱武汉这个英雄的城市。以民为本的国家,才会强大。同样,以民为本的城市,也会强大。有主人翁意识,以民为本才有意义。

 

结语


70天过去了,8号武汉解封,人员可进可出,有一种别样轻松的感觉。人们从紧张恐慌到等待盼望,从手足无措到围剿病毒,展现了史上少有的病毒大战的中国智慧。

 

世纪性的病毒入侵人类,让我们这一代武汉人遇上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记录下来,传递下去,让悲剧不再重演。

 

互联网+日记,成为伴随这次疫情防控的文化产品之一。


我看了医生护士日记、病人日记、记者日记、名人日记(方方日记、俞敏洪日记),还有我的日记。大家从专业角度、情感角度观察这次疫情,绝大多数都是真实的想法。


我主要从财经角度分析疫情。这批日记将会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供后人思考。

 

这将是我的最后一篇总结性文章,我的武汉日记也会写到8日为止。

 

谢谢大家对武汉的支持与关爱。新武汉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