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武汉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18日召开会议。
会议强调,武汉市要逐步推进复工复产,湖北省其他地区要稳妥有序解除管控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要以省域为单元推动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所辖县区均为低风险的省份,要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除湖北、北京以外,对于省内仍有中风险县区的省份,要做好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低风险地区之间的人员和货物流动,必要的健康证明要做到全国互认,不得再设置障碍,不对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要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要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
2、湖北的做法
18日16时,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采取差异化策略,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
湖北省商务厅厅长秦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不同等级民生行业的放开条件和步骤。
在低风险区,制定了一个限制性的负面清单,主要是针对人员密集和区域相对封闭的场所里面的商业业态,这些业态是暂时不能够开放的,其他的业态原则上是要求全部放开。
在中风险地区有序放开。在做好防控条件下,低风险地区和中风险地区都要把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餐饮,小的便利店还有菜市场要有序放开,在高风险地区有条件的放开。
高风险地区防御工作仍然是主要工作,在做好防御工作的前提下,支持在无疫情社区和无疫情街道区域内放开商业业态。同时还会加强对电商平台企业的支持力度,继续扩大市民个性化的生活物质需求。
3、干部带头消费
截至17日,中国已有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市委书记和市长主动上街吃饭和购物,带头消费。
儋州市委书记袁光平3月1日前往夏日国际商业广场购买衣服和鞋子,同时在该广场冷饮区购买一杯冷饮,并在另一家购物商场的儋州扶贫农产品体验馆购买“四只鸡、四箱地瓜、20斤红米和一箱南瓜”。
八天后,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视察完夫子庙景区后,到已恢复堂食的南京大牌档,点了鸭血粉丝等小吃。
11日,南京市长韩立明出现在该市大众书局新城广场店,在书店逛40分钟后,她通过手机付款买了沈复的《浮生六记》和叶兆言的《南京传》两本书。
3月13日,江苏、湖南、青海三省也都有市委书记与市长上街,带头消费。
江苏省淮安市市委书记蔡丽新,市长陈之常出现在淮安街头吃饭、购物。
青海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和市政府市长王林虎,分别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该市带头下馆子吃青海特色面食拉面、干拉等。就餐完毕后用手机支付餐费。
湖南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市长阳卫国等带头到餐饮单位消费。
14日,衡阳市委书记邓群策、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广东茂名市市长袁古洁及河南濮阳市市长杨青玖也带头消费。
15日,河南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在焦作市大杨树商业街上餐馆用餐。
16至17日,有云南、安徽、浙江、广东四省七市的市长或市委书记也都外出公开消费或饮食。
4、发消费券是个办法
17日零点起,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开始陆续申请发放。
包括七大类,面值根据不同类型按每份100元或50元设定。其中,困难群众、工会会员、乡村旅游等三类消费券,按系统内有关要求发放,餐饮、体育、图书、信息等四类电子消费券共计5000万元,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且不限户籍。
从17日0点起,南京开始“消费券”第一轮摇号。数据统计,本轮摇号预约成功人数超167万,发放数量为27万笔,中签结果将于晚8点公布,后续还将进行两轮摇号。三轮下来,将有67万人次抢得消费券。同时,总额1300万元的的乡村旅游消费券,也于今天上午9点开始陆续发放。就发放额度与种类而言,南京的这波“操作”全国领先。
采用区块链技术,对消费券的从预约发放消费兑现等等,全过程的环节进行一个监管,能够做到每一笔消费全程的可回溯,确保发放公平、用得放心。
截止18日下午5点,公开发放的消费券,累计预约成功人数突破174万人,目前还在持续增加。还有调查显示,对于发放消费券,95%的网民予以高度肯定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