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月1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耿爽表示,中方愿在毫不放松继续做好本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努力为全球的抗疫斗争做出贡献。
1、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协调。
疫情发生后,中方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分享了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及时向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将继续本着公开、透明及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及时向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
2、同世界各国开展抗疫经验分享和交流。
中方已经发布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这些方案源于中国,面向世界,已翻译成多语种同世界各国分享交流。迄今中方已与欧盟、东盟、非盟、加共体、上合组织、南太岛国及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举行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控和诊疗经验。
比如,钟南山院士通过远程视频应邀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
一是将近150项针对新冠肺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包括克力芝、阿比多尔、磷酸氯喹、利巴韦林、瑞德西韦,以及一些中药。
二是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进行早期防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隔离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3、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专家团队。
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派遣专家团队,在当地密集开展工作,协助两国开展疫情防控。
2008年汶川地震,很多国家帮助过我们。
共有166个国家和30余个国际组织向中方表示慰问,国际社会援助源源不断。
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政府向中国派来了专业救援队。
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向中国派遣医疗队。
4、向国际社会提供药品等防疫物资援助。
中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向有关国家捐赠口罩、药品、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向一些国家出口急需的医疗物资和设备。比如给了日本一万份检测试剂,又给了伊朗25万只口罩和一批检测试剂。
中国地方政府和民间机构也纷纷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
6日,复星支援日本的首批3.6万件医疗防护物资由东京转运至北海道,并以复星基金会的名义转交北海道厅。
中国的口罩将会是最宝贵的。全球的口罩还是依赖中国。
德国口罩企业主要生产中高端产品,供应对象以医院、军队为主。生产流程中也需要在中国采购原材料,制作口罩半成品,再在欧洲工厂加工,最后上架销售。
医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都是由瑞士公司从中国等国订购。
美国本土面临2亿7千万的口罩缺口,美国要求4家投资亚洲最大经济体的海外企业回国生产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但生产相关产品的原材料,是需要中国市场供应的。因为在美国的口罩生产商将工厂几乎全部迁到中国市场下,美国的口罩90%要从中国进口。
5、同国际社会加强科技合作。
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方面开展科技合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早日战胜疫情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目前,全球多种疫苗路线正齐头并进,中国沿着5条技术路线加速疫苗攻关工作。而北京时间3月5日,据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官方宣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完成对该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mRNA-1273”的审查,批准其进入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