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数据:北斗产业数据
2020-03-12 16:27:47   来源:今日湖北

1、第54颗北斗


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这是北斗三号第29颗全球组网卫星,同时也是第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此类卫星在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等特色服务上发挥关键作用。


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距离北斗三号系统建成仅一步之遥。


2、北斗在抗疫中的贡献


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火速驰援,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独立自主建设的时空基准和定位导航服务重大空间基础设施,提供着高精度点对点的时空服务。眼下,在我国重点战“疫”区域内,有上百架10公斤至1.5吨载重无人机根据需求,将一线急需的医疗和防疫物资在北斗的定位导航下精准送到医护人员手中。交通运输部还通过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入网的北斗车载终端,向600余万入网车辆持续推送疫情信息,推荐道路行驶及运输服务信息,疫情期间,面对迅速增长的物流配送压力,全国各地数十万台北斗终端也进入物流行业。目前,基于全国2600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天候高稳定性运行,服务可用性高达99.99%,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武汉北斗产业规划


2020年2月29日,《武汉市北斗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公布。


其中,提出完善北斗产业链。支持相关部门和单位及企业参与国家北斗系统组网建设。重点发展“两芯两端一软件”(即高精度、高性能系统级芯片和通用导航芯片,导航终端和授时终端,3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软件)。推进北斗芯片、天线、板卡产业化、规模化,开发手机、穿戴、车载、船载、机载等终端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构建“北斗+”产业融合应用生态圈,建成全国重要的北斗终端生产和系统集成产业集群。


在推广行业示范应用方面:


一是强化城市公共安全应用。推进自主可控的北斗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广泛应用,推进北斗与警用装备、应用系统相融合。推进北斗高精度授时、定位功能在电力、银行等领域应用,确保特殊重点行业安全。


二是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以北斗高精度定位为基础,推进城市车路协同,打造城市智慧交通服务平台。加强北斗技术在公交车、客运出租汽车、网约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行业车辆上的应用。


三是延伸智能城管应用。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适度扩大共享单车采用电子围栏开展精细化管理试点范围,并逐步推广实施。推进北斗定位在环卫、渣土车辆上运用,以及北斗高精度定位监测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设施、地铁沿线建筑、桥梁隧道高架等建筑上应用,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


四是推进精准物流应用。建设基于北斗的精准物流动态服务系统,构建北斗公共服务平台多地区云节点,保障物流信息实时共享。


五是拓展智慧社区服务应用。以导航定位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智能化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包含定位、报警、身体机能异常监测、远程健康咨询及社交互动等智能化功能的健康服务及养老服务系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