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部之声
叶青看数据:大健康产业的空间
2020-03-08 15:40:12   来源:今日湖北

1新医保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5日发布。


意见特别就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专门作出制度性安排,提出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等要求。

 


2、黄奇帆的新建议


针对中国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奇人”黄奇帆又发声:


美日即使是小医院,配备的设施也和大医院一样。


国家要像修铁路、高速公路一样,修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中国33000多家医疗机构可能会变成5万家、6万家,而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的高质量设备投入就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全国2000多个县、400个地市州大都存在着各级医院等医疗体系不健全、人数也不到位的现象。


到2018年末,我国卫生人员总数有1230万人,如果通过政府投入让卫生人员总数达到6000-8000万人,将会极大推动我国未来GDP的提升。


中美GDP对比,中国的一二产业、服务业中的传统服务业都超过美国,6万亿美元的差距在于教育与医疗。


这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这也是民营企业的投资方向。

 


3中国的医疗资源


中国医疗服务总量位居世界之首,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疗质量和可及性进步幅度位居全球前列。


2017年5月,国际知名期刊《柳叶刀》发表了医疗质量和可及性全球排名。其研究显示,自1990年至2015年,中国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指数由49.5提升至74.2(全球平均53.7),排名从第110位提高到第60位,进步幅度位居全球第3位。


医疗质量安全稳步提升。2016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达79.3亿人次,较2015年增加2.4亿人次,增长约3.1%。目前,国家卫计委已成立国家级质控中心36个,基本涵盖了临床主要专业。



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以微创、个体化为典型特点的现代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麻醉相关死亡率显著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胸外的微创手术只需要2—3个小切口就能完成,围术期死亡率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


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省域内就诊率平均达到93%,县域内就诊率平均达到82.7%。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上半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平均增长4.7%,由上级医疗机构向下级医疗机构转诊的患者数量同比增长15.1%



在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医生数量却有着相当大的缺口,到底有多紧缺呢?


儿科:全国儿科医生有6万多人,缺口达20万左右。


病理科:病理医生素有“医生的医生”之称,但我国目前病理医生缺口高达10万。


精神科: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国精神科医生数量有2万多名,平均每10万人口有1.49名精神科医生。


麻醉科:截至2015年,我国有麻醉医生75233人,每万人拥有麻醉医生0.5人,而美国是每万人拥有2.5名麻醉专业人员,英国则是2.8名。如果按照欧美每万人需要2.5个麻醉医生的标准,中国至少还应该配备33万名麻醉医生。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