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日的中午,一篇文章在武汉的朋友圈走红。
湖北新闻:《武汉隔离的环卫工退房后,酒店经理边查房边抹泪》。
原来,沌口长江大酒店住着武汉经开区的两批环卫工人。因为他们之前在协和医院西院保洁,出来必须隔离14天。
21日,环卫工人们退房后,市场销售部经理程渝按程序规定,带专业人员到房间进行消毒。
可是,令程渝没想到的是,他们住的9间房间一尘不染,干净得完全不像曾经有人住过。
当看到最后2间房时,她的眼泪忍不住落下来,自己被这群朴实的环卫工人感动了。
21日晚,程渝发的一条朋友圈引起大家的关注:“她们也许没有读过很多书,干着城市最脏最累的活,没想到她们的心灵却那么美好!”
在武汉目前这座“冷冻之城”中,这无疑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人与人的关系瞬间被拉近了。
过去,有的年轻人可能对环卫工人不够尊重,不够关心,随地丢垃圾的习惯都改不了,甚至还可能对环卫工人说过“我不丢垃圾你干什么”之类的话。
但是,我想凡是读过这篇报道的年轻人可能就会改变自己过去的看法,而去尊重每一个人。
有人说,困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
一方面,在遇到困难时,勇于面对困难,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武汉这座城市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我们的年青一代也在观察,也在思考,从中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自己的力量。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困难都是很好的老师。
早在2月10日,《和讯名家》上有一篇文章《确诊人数近四万,这个时候该告诉孩子的,是否还是专心读书?》就引起我的注意。
文中说道:这种局面下,究竟应不应该让孩子们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
与其忙的鸡飞狗跳的搞线上教学,赶教学任务,倒不如趁此机会做思想教育,让孩子们多看看那些感动的人和事儿。
说不定经过这样一番思想的洗礼,孩子们变得更加有学习的欲望,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标。
这个想法我觉得有道理。结合本土教材开展教育活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上个世纪经历过武汉保卫战的人已经是屈指可数了。但是,现在武汉的男女老少,正在经历一场无比残酷的“武汉保卫战”。若干年后,还会有人回忆这一段历史,就像我们现在还会讲述中山舰的故事一样。或者,几年后,你会对你新认识的女朋友讲,当年也当过社区党员志愿者,冒着感染病毒的危险,到六楼居民家里送菜。
每个人都在学习历史,而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这几天,几乎天天都有武汉本地医护人员去世的消息。原因在于他们在30天前的缺乏保护。这些逝去的医生护士,他们人人都有成为烈士的资格。只是上报需要时间而已。
在这场武汉保卫战中,医护人员就是英雄,就像人民日报说的一样,院士也是冲锋陷阵战士。
可以相信,年轻人在这场战役中,会成长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