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青
1、湖北省婴童用品协会在呼吁
城门紧锁、封村断路、物流不达、库存见底,婴儿忍饥挨饿哇哇大哭……年轻的父母们为孩子的“口粮”,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各显神通,投入到孩子“口粮保卫战”中。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国告急的不仅是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还有牵动亿万家庭神经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自2020年1月23日,武汉率先采取封城管控措施后,婴幼儿奶粉一直是宝爸宝妈最为稀缺的资源。
外地的货品进不来,他们转而向实体店抢购,却发现大多实体母婴门店已经放假。大型商场很多关闭,一些商超的母婴货架上的奶粉,也像肉类一样紧俏,早已被清扫一空。个别开门的母婴店老板,亲自上阵,清空了店内库存,但发现再要想进货,比登天还难!
湖北省婴童用品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游很多乳企不是没有生产能力,而是物流停运,导致存货发不出来。加之很多返乡过年的工人因封路无法返工,乳企及配套企业不能开工,生产包装材料供不上,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整个供应链断裂。
有些地方,甚至爆出了被困的年轻父母因孩子断粮,逼急了,不断拨打110电话,最后警察出面护送,才买到奶粉的情况……
年轻父母在家里自制尿布。
母婴行业从业者也是这次抗疫阻击战中最美的“逆行者”。灾难发生后母婴企业纷纷加入捐赠队伍,为疫情严重的区域送上各种紧缺物资;很多母婴门店坚持不打烊,让急于购买宝宝必需品的消费者能够看到门店那一束温暖的灯光;很多门店店员克服种种困难,在交通受限的情况下,蹬三轮、甚至步行送货到家,保证宝宝们的口粮;无论是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都在积极寻求各种办法,保障商品供应……
2、保障宝宝生存用品的紧急建议
因此,协会委托我提一个建议。这是我在新冠肺炎期间的第19个建议,已经通过微信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省民进、民进中央、省政协四个渠道上交:
由于有些商店的关门,不仅大人用品紧张,小人的用品也紧张。湖北母婴协会建议:
——积极反映,引起全社会重视,尽快将宝宝用品(尤其是奶粉之类的刚需产品)列入民生物资,尽快出台相关办法、保障母婴用品物流的通畅。
——对有条件营业、送货上门的母婴门店和店员提供严格防护措施。只有从业者感染风险降低,物资供应才能持续,才不会好心办坏事给社会添乱。
——重灾区消费者珍惜政府和全社会为母婴刚需产品挤出的物流资源和防疫资源,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一次性合并购买,一次性合理囤货,减少配送次数,降低从业人员的感染风险。同时,非常时期希望消费者不要超量囤货,引发非正常的缺货。
——其他疫情尚不严重的地区在物流和配送还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应引起警惕,年轻父母应提前囤货,存够口粮,彻底掐灭宝宝断粮的风险。
3、小鸡小鸭的粮食也有了
截至11日,湖北省有规模猪场12133个,规模猪场存栏生猪约927万头;有规模禽场11138个,规模禽场存笼蛋鸡约14926万羽,存笼肉鸡约3668万羽。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各地实施严格交通管制,一些养殖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相关物资运输也受到了限制。
湖北省农业部门积极加强沟通协调和统筹调度,确保饲料等急需物资调运畅通,帮助饲料企业复产复工。目前全省384家饲料企业已有70余家复工,可日供应饲料19520吨。
全省312家生猪屠宰企业、133个禽类屠宰场点,正逐步开工复产。
4、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也在“逆行”
滞留城内无人看管的一些小动物面临断水、断粮,甚至死亡的威胁。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从半个多月前启动救援计划。
截至12日,该协会通过线上线下、相互帮扶等渠道,该协会已收到4200多个相关求助。68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上门无偿服务1400多次,为小动物补充食物和水。
此外,他们通过QQ群、微信群等,完成2800多户居民家中小动物的救助。被救助的近5000只动物包括猫、狗、小香猪、兔子、蛇、鸟、鱼、仓鼠、龙猫等。
11日,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在其微信公号公示了捐赠企业,已有7家宠物相关的企业向协会援助猫狗粮等用品。
“在这场疫情当中,不仅仅是人类遭受了磨难,我觉得动物也一样。对于我们小动物保护协会来说,救助它们是我们的本职所在。”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会长杜帆在发表在澎湃新闻上的一份口述中称。
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计划的风险,但同时他们也知道如果不站出来的话,这些动物可能面临的结局是:饿死、渴死。
有爱心。善有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