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阿909
02-04 13:25
阅读 474
导语:苗阿建议从武汉疫情落地武汉,更妙!
编辑:苗阿 文:苗阿 校审: 苗阿
口述:叶青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他连续8年给全国两会上书,要求进行“公车改革”,通俗的说法就是革“政府官员配备的公务用车”的命,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被中国网民称为“中国最具个性官员”和“一个人的车改”。
非常时期,武汉成了全国人民挂念、祈福的城市。
国家卫健委2月3日0—24时通报:全国新增确诊3235例,累计确诊20438例。同一个时间,湖北省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345例。
“虽然还是在增加,按照统计俗语来说,是增速放缓。”这是2月2日,湖北省统计局副局叶青告诉 记者,不管怎么样,历史会记住武汉人,特别是900万被“封”在市中心的武汉人。
以下是叶青的口述。
暗访是最有效的方式
2月2日,正月初九,阳光灿烂。
没有新型肺炎的话,应该是上班的第3天。
死亡病例总数在无情地增加,作为这场风暴中的“眼”,武汉人在盯住每天增加的数据。
通过这次“新型肺炎”,我认为,非常时期,暗访才能够发现问题。我建议减少调查次数,增加暗访比重。这样还能减少对基层的骚扰。
对武汉来说,不管怎么样,历史会记住武汉人,特别是900万被“封”在市中心的武汉人。
从1998年当武昌区政协常委、2003年当全国人大代表起,我就参加过不少检查。基本上都是合格的,因为准备得很充分。可以说,检查是在浪费时间。
尽管,暗访的机会不多,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在叶青看来,在“新型肺炎”时期,只有通过暗访才能够发现真正的问题。
举例来说, 1月30日下午3时许,江苏省委书记在前往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葛巷村检查时,被几位老同志拦住,吃了“闭门羹”。
江苏新闻广播官方抖音号的视频记录了当时情形:娄勤俭下车后,他问在村口负责把守的老同志:“村里现在有发热病人吗?”
一位老人回答说“没有。”
娄勤俭又问“现在村里不让进,是吧?”
老同志说,“不让进”。
此时,旁边另一老同志补充说,“要是没有多少(什么)事情,你们也是(陌)生人,你们早点离开。”
娄勤俭很开心地表明了自身身份,并欣慰地说,防控期间加强管理,就是要有这种铁面无私的工作作风,“看到你们这样严格管理,我就放心了。”
书记的几个重要时点
1月31日晚,央视《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连线武汉市市委书记马国强。
这,是马书记 肺腑之言。
白岩松问马国强这段日子以来一直用什么心态工作。马国强用了三个词:内疚、愧疚、自责。
其实就是自责。
马国强回忆了疫情发生之后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2019年12月27日,我们的医院发现几名患者,在医治过程中普通的抗生素不管用。正是由于他们的警觉,使得我们卫计部门开始要求武汉市所有医院上报是不是有类似的患者。
2019年12月30日、 31日,武汉市其他医院也有类似患者,所以我们上报了国家卫健委。这才有了国家卫健委派出指导组、专家组,来指导我们做这项工作。
1月12日、13日,又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随着病例数的增加,特别是泰国曝出第一例从武汉去旅游的人确诊之后,我们采取了机场测温、高铁站测温等措施。
1月20日,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央召开国务院常委会,国家卫健委把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界定为乙类传染病。
这几个时点,将会记入武汉的历史。
“如果我们能早一点采取措施,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在1月12日、13日测温的那天,是不是能够采取像我们1月23日采取的控制飞机、高铁、汽车、轮渡的出行(措施)。我想如果那时候采取这种措施,可能疫情会有所缓解,不至于到像现在这种状况。”马国强表示。
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从“封城”10天的情况来看,我的体会是,在武汉的人实际上影响不大,比在外的武汉人过得好多了。
现在,进小区要测温,进中南财大南湖校区也测温;进大超市要测温。没有接到手机短信通知的车,也可以出门。
2月1日,更严格的管控出现在距离武汉60公里的黄冈。
2月1日起,在黄冈市区范围内实行居民出行管控措施。每户家庭每两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上街采购生活物资,其他人员除生病就医、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商超和药店上班外,不得外出。
黄冈市区所有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发挥带头作用,管好自己、家人、亲属,带动街坊邻居,协助工作人员劝导小区居民按要求少出门、少上街、不串门、不聚集。
原因很简单,黄冈已成为湖北省内仅次于武汉的第二疫情高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