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不止于博物馆里的陈列,更应活跃在当下的街巷课堂、青年心中。
近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星潮非遗剪纸传承小队”深入社区与民间工作室,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姜老师,开启一场以“剪纸传承与青年力量”为主题的调研与实践活动。小队成员以脚步丈量民间文化,用眼睛记录匠人风采,用青春之力助推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纸短情长,一剪成诗。”姜老师坚守剪纸艺术,在普通的红纸上剪出万千图景。他向学生们讲述剪纸的渊源流变与图案寓意,并现场展示传统剪纸技巧。在他的巧手下,一张红纸瞬间变成精巧的校园剪影、书香学舍与兰花图腾,让人惊叹不已。
“非遗不能只是供人仰望的陈列物,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用新的方式去理解、传播和守护。”小队成员表示。在亲身体验剪纸技艺之后,大家不仅学习了基础技法,更主动将调研内容整理成图文与短视频,计划通过新媒体平台分享剪纸故事,让更多年轻人“看见非遗、走近非遗、参与非遗”。
近年来,“星潮非遗剪纸传承小队”依托专业优势,持续探索传统艺术与当代审美的融合路径。他们深入乡村小学开展非遗美育课堂,策划“非遗+校园”主题展览,还尝试将剪纸图案与文创设计相结合,让“老技艺”焕发“新光彩”。队员们相信:非遗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属于匠人,也属于青年。
文化因传承而永续,非遗因传播而焕新。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守护剪纸之美,他们正以热忱和行动,为非遗文化注入青春动能,绘就一幅幅新时代的文化传承画卷。(通讯员/钱泓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