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岛湖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渔歌晚唱,别具情韵。仙岛湖是块神奇的乐土,至今流传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神奇佳话。
在仙岛湖南山峰,即野人岛景区的高峰之巅,原来有座寺庙叫“落盐山寺”,传说这座寺庙自明正德年间建成,至今有着400余年的历史,寺庙规模庞大,建筑工艺精湛。最繁盛时要数明末年间,当时寺庙住持名曰“太鼻和尚”,此人不但善良耿直,乐舍好施,而且身长八尺,武艺高强。他热爱穷苦农民,每逢讨米要饭者来寺庙乞讨,总是热情接待,间或接纳穷苦者为僧。因而寺僧人数高达99人。忙时,他带领众僧垦荒种粮,自耕其食;闲时,弄棍使捧,操练武艺。寺僧个个能飞檐走壁,武艺高强,他们凭借高山幽静, 过着无忧无虑,晨钟暮鼓的生活,偶有小股盗匪来犯,而有寺内高僧把守也颇安宁,宛若世外桃源。寺内香火鼎盛,鄂东南数百里的香客慕名而至,络绎不绝。
这座寺庙要说神奇,则有二奇:一奇是寺内有口天然石井,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泉眼,左边出油,右边出盐,每天可供寺内众僧及香客享用。更怪的是,人多,油盐多出;人少,油盐少出,“骆盐山寺”也就因此而得名。若干年后,有个寺僧起了贪心,拿来戳子意欲把泉眼戳大些,多出些油盐外出换钱,可是那两个泉眼从此再也没出油盐了,寺僧后悔莫及。
二奇是寺内有只水牛,听说此牛乃玉皇大帝所赐。有一年腊八节,观音老菩萨来到落盐山寺参加诸神集会,看到寺僧用人工拉犁耕地,于是起了怜悯之心,回天宫后,把这事禀报了玉帝,玉帝即把天河的水牛赐下一头。一日,一小僧人在山上玩耍偶得此牛。从此,僧人再也不用人工耕地了。这头牛毛呈暗红色,高大健壮,奇怪的是牛的四只脚底都有一个“田”字,它很通人性,一天能耕四斗田。一次,山下王英畈一家姓王的财主来租牛耕田,说是租耕一斗八分田,于是不到中午就耕完了。财主贪心想多耕些,但那只牛一分田也不愿多耕,甩掉犁盘,蹦蹦咧咧返回寺内,世人称之“神牛”也。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朝廷下令查封此庙。一天,官府带兵登上寺庙,以搜查罪犯之名,把寺庙翻了个底朝天,没找到人,惹怒了官兵,把住持“太鼻和尚”一顿毒打。此举激怒了众僧,众僧与官兵一阵混战,众僧个个英勇无比,如同天兵天将,奋战两个时辰,众僧把官兵打得落荒而逃。第二天,官府不甘示弱,带上一千余精兵精将,把落盐山寺庙围得水泄不通,向寺内架起几十门土炮,一齐开火,炸毁了整个寺庙。“太鼻和尚”带领众僧冲出寺门与官兵奋力反抗,终因寡不敌众,众僧全被官兵杀死。从此,一座完好的寺庙瞬间变得残垣断壁,瓦砾遍地。
听说那只“神牛”正在山上吃草,躲过一劫,它望到寺内火光冲天,寺庙全无,悲鸣不已,冲下山来,直奔王英畈南山老丁岩一山洞而去。据当地老人讲,那只“神牛”在洞内修炼成仙,时常为当地百姓赐善赐福。每当久旱不雨,当老百姓祈雨时,那“仙牛”偶或出来现身,不久就下起倾盆大雨。这也就是现在王英仙岛湖风景区“仙牛洞”的来历。若干年后,人们再也无法恢复骆盐山寺原貌,当地人只是筑起一座简单的庙堂,延续香火。现在可看到庙堂前高大的光溜溜的石门夹,宽阔的石板天井沟,清澈透明的水井都是原寺庙遗址。
如今,阳新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发展文化旅游业,修通了南山公路,南来北往的游客来到山上的落盐山寺遗址,在寺庙门口的“望仙石”上可鸟瞰仙岛湖全景。山下的仙牛洞风景区游人如织,沿着登山步道,逐级向上,可直达“落盐山”,山上山下,互通互连,林木森森,绿树成荫,宛如进入人间仙境。
(整理:王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