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爷,请不要离开,焚烧秸秆要马上扑灭!”,21日,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王英镇党委书记孔祥鹏利用周末时间在倪家村督办近期重点工作时,发现田间有地方冒烟,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农户正在田间焚烧秸秆,秸秆还没烧完就准备离开,于是疾步上前对农户进行劝说制止,并现场指导农户对土壤黑斑“翻白”。
据了解,野外焚烧秸秆过程中,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以上,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数量显著升高,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焚烧秸秆会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还容易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阳新县王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通过多措并举构建起全方位防护网。在工作部署方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片区工作会、湾组现场会等会议层层部署。依据全镇常住人口数量、山场林地面积、耕地数量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王英镇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镇、村、组”三级秸秆禁烧工作体系,加强与消防、自规等部门的多方联动,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巡查监管方面,成立以“镇干部 + 部门人员 + 村组干部”为主,自愿者和党员为辅的巡逻队,配足铁锹、灭火器等工具,针对重点时段、区域及地块展开不间断巡查,对焚烧行为早发现、快定位、妥处置,确保秸秆禁烧工作响应迅速。在宣传引导方面,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悬挂条幅、公众号推送、发放宣传页、出动宣传车等方式,营造浓烈氛围,形成秸秆禁烧高压态势,让户户知晓、人人参与。进一步筑牢群众思想防线,“不敢烧、不能烧”的观念深入人心,全方位推动秸秆禁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该镇不仅把秸秆禁烧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举措,还积极探索创新路径,通过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有效推动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烧荒”问题。
该镇在农业发展进程中,秉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依托养殖方面的技术优势,拓展秸秆的多渠道利用途径,成功将秸秆加工成优质饲料,极大地提升了秸秆的附加值,为全镇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
“我今年种了120多亩玉米,一年可以种两季,我们主要是把玉米秸秆卖给当地养殖户,一吨的收购价在400至500元之间,今年收了100多吨玉米秸秆,卖了5万元左右。”新街村种植大户伍仪建说。
王英镇党委副书记石亨亨介绍:“近几年,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产业,积极推进红薯秸秆和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仅新街村文武家庭农场、望乡家庭农场两家养牛企业年消耗秸秆饲料约5000吨,通过打通秸秆以饲料化为主的多渠道利用,实现了群众增收入、企业降成本、生态有保障的多方共赢。”
此外,该镇还积极探寻“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让作物秸秆变成优质的有机肥料,推动秸秆循环利用、地力提升和粮食稳产增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道路,昔日的秸秆“大包袱”如今成功转化为农业“钱袋子”。
仙岛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王英镇党委书记孔祥鹏介绍:“我镇将继续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并扩大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成果。不断探索优化综合利用模式,在全力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让绿色发展理念在王英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推动王英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陈敬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