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个子不高,短发,说话轻言细语,逻辑清晰……她就是阳新县王英镇王英村老屋垅组脱贫户刘和顺。
12月24日,走进刘和顺的家中,映入眼帘的是红瓦白墙的老房子,堂屋被收拾的干净整洁,她热情开朗地告诉我们:“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干部的关心,感谢村委会的帮扶,给了我坚持奋斗的勇气。”
刘和顺生于1974年,后嫁给智力有缺陷的同村人,先后为其生下了一儿一女,家中还有两位八旬老人。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她对两个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在孩子一两岁时,她省吃俭用买学习资料,教孩子识字、数数、背诵,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回到家她就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学习。
刘和顺经常教导孩子,“我们家只是现阶段比较困难,你们可以通过好好读书,好好学知识,来改变自己乃至你们下一代的命运,等有出息了一定要回馈社会,去帮助更多的人”。她的儿子尹凡已从三峡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于2020年参加工作,女儿尹梦全从阳新一中考入湖北经济学院。“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刘和顺从孩子诞生那刻起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父母是家庭的第一任老师,刘和顺不因家境贫困向命运屈服,反而靠自己的顽强拼搏培养出一对优秀的儿女,让我们深受启发,可见,父母的思想言行引导了整个家庭的风气,这优良的家风,正潜移默化地飞进王英寻常百姓家,他们家的事迹在我们村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弘扬。”王英村党支部书记尹传涌如是说。
不仅是刘和顺,古往今来,王英村人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古有秀才举人讲学为官于湖北陕西,今有硕博生留学经贸于国内外等地。2024年,王英村有3位学子考上了本科,还有1位学子考上了阳新一中。
家风传承乡村美,王英代有人才出!王英村以文化教育为本,自古以来文风鼎盛,行走在王英村老屋垅组内,深切感受到文化和教育理念在这里的遗存。各种故事和家风家训,诉说着王英村崇文重教的追求;文化和思想教育常抓不懈,正是王英村人才辈出的原动力。这样的一种文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是它们在传递着缕缕书香,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灵魂。
通讯员:戴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