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赵恢柏)阳新县宏达学校是黄颡口鎮的一所已有20年历史的民营学校。现设有小学部、初中部及素质教育特训部,在校学生4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诸多殊荣。他们在抓好小学、初中学生教育教学的同时,于今秋开设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中心”,倾情关爱未成年人,为社会作有益贡献。
这个学校经在社会上深入走访调查,了解到在未成年人中少数有着——叛逆不懂感恩、打骂父母、自闭抑郁、焦虑恐惧、沟通困难、离家出走、夜不归宿、早恋厌学、网瘾成性、混迹社会、懒散拖拉、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他们的不良行为,有的家长不会管,普通学校管不了,法规盲区钩不着。家长揪心、老师忧心、社会担心。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学校董事长黄盼与班子成员反复思考,认真讨论,形成共识。一致认为:教育好一个未成年人,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更是有利于社会和国家。决定在校素质教育特训部开辟“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中心”。致力于帮助有叛逆、网瘾、厌学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行为矫正和思想辅导,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使之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将来成为可靠的革命事业接班人。于是,及时拟定招生简章,通过有效途径和方式大力开展宣传,把信息传遍于社会。招生不限于镇内外,热忱欢迎和接受需要帮助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的未成年人。紧接着筹集资金,修缮教室、寝室、厨房、卫生间,添置床被、生活用品、娱乐设备,建设心理咨询室、沙盘实践室、情绪宣泄室、温馨访谈室,聘请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有资质的国家级专业老师,其中来自武汉的校长老师熊艳就是一名资深的国家级专业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师,另聘请有教官、生活服务员、安保员等,现已有17人。他们还制定了管护、帮教、教学、服务、生活、娱乐等一整套的制度规则及责任,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到位。目标是:让来中心的每个未成年人“痛哭流涕而来,喜笑颜开而归”。
随着今年秋季开学,宏达学校“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中心”按时开办。开学以来,由江苏、河南、武汉、恩施、襄阳、随州、鄂州、仙桃、黄石、阳新等地的21名未成年人来到了该中心接受心理咨询健康教育。
这个中心设置有“国学感恩、励志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法制教育、兴趣爱好、劳动实践、文化课同步”等8个方面的教育内容。近段时间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深受未成年人欢迎。一是家校结合。学校与学生家庭建立微信联系群,相互保持紧密联系,老师做家长心理工作,让家长在教育孩子上心理健康阳光,共同用情关爱。二是建立责任。学校同家庭签订监护责任协议书,一段时间之内监护权交给学校;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一对一帮教;白天夜晚24小时不间断有老师陪护,监护时间最低6个月,按需要相互协议延长;学校合理收费,确保未成年人在这里人身安全、生活营养、教育受益、家校满意。三是适时调整。未成年人入中心前3-5天为适应期,适应作息时间、生活习惯;然后进入调整期,以军事化管理。读背学生守则,调整规则意识、时间意识、集体意识、友善意识,先从行为上约束,然后调整内心,再由自己约束自己。四是丰富生活。教官教拓展游戏,举办演讲、口才、唱歌、跳舞、弹琴、书法比赛;进行下棋、拔河、打篮球、乒乓球等智能体能活动,晚间看电视新闻和红色影片,进行潜移默化训导。五是立德教学。老师们上国学感恩、心理课堂、理想励志、社会法制、青春期护理等教育课程,引导未成年人立志立德。六是感悟评比。每周五每个未成年人写一份收获感悟,周六组织评比物品存放、讲究卫生、团结友爱、折叠被子、军事汇操等,看谁做得好,老师点评表扬和指导。
该中心开办时间虽短,由于大家齐心热情和艰辛努力,已初步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校领导和老师们反映:如今没有一个未成年人要手机上网了,生活作息可按规定行动了,上课能注意听讲了,娱乐活动自愿参加了,忧郁不开心的也开始活泼起来了。如来自恩施读高二了的刘某,他来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父母曾是高材生,家族大学生多,社会名望大。为了家族家庭弘扬声望,儿子能出人头地,父母期望值过高,要求严苛。他心理压抑重,以致对抗父母,厌学不读了。经过中心老师耐心细致的心理咨询,循循缮诱的教育开导,他已有一定的感悟转化。向父母写了一封问候歉疚信,表示在这里很好地接受健康教育,早日回归家乡学校读高三,争取考上理想大学。其父亲也给儿子写了一封长长的亲情信,既表示以往的教导不得法而道歉,又鼓励儿子安心安意健康成长,到时迎接他回家继续学业。再如来自河南周口的小孩曹某,因在校读初中时受了欺凌,从此,心情忧郁,不与人交往,不敢看陌生人,成天低头不语,无法读书学习。到中心半月后,情绪有了可喜转变,学、说、唱、乐方面俏俏地参加了,老师和同学们打心眼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