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2日,2023数字经济(东湖)论坛在武汉举行,近二十位专家学者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现在,全球都在加快数字经济布局。我国也把数字经济作为促就业、稳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与会专家认为,要在大国竞争中掌握数字经济先机,必须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尊重企业主体创造性,让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郭万达:“通过数字化的转型,数字经济不仅提升它生产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它的附加价值,这就是‘数实融合’带来的好处。”
湖北发展数字经济基础很好、优势明显,去年,1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二;1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全国第三。专家认为,下一步,湖北要通过数字技术运用,推动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我们要实行产业链‘链长制’,产业龙头企业的‘链主制’,发挥高校科研机构搞创新的‘链创’这样一个作用,这样武汉就有可能建设成为我们国家数字经济的一线城市。”
本次论坛以“数字经济新机遇新作为”为主题,设置了数字经济与平台高质量发展、数字生态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之路三大议题。论坛还设置了青年学者圆桌研讨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