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强(坤盛资产首席战略官)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律师。先后在农业银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从事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曾担任中国长城重大重组项目齐鲁宾馆重组案组组长,任重组公司董事长。从业近30年来,管理处置了众多重大疑难项目,累计管理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资产处置项目。
由通达金融主办,360PAI冠名,坤盛资产、盈科融创资产管理、北京京师(武汉)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新大唐资产管理集团,博思恩资本、山河律师事务所、大力支持不良资产万里行第三站武汉站盛大开启,诸多业界大咖就当前湖北省经济特点及发展趋势、不良资产市场的投资机会等话题展开了深度的交流。刘强发表题为“互联网科技助力不良资产收购与处置”主题演讲。
刘强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互联网对这一轮不良资产的兴起,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坤盛资产的愿景就是打造一站式的特殊资产综合服务平台,把工作效率提高。
作为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刘强坦言,自己过去对互联网可以说是比较陌生的,“以往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互联网是不可能和不良资产处置结合的。”
不过,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直到火柿网的试运行后,坤盛资产开始收到了很多行业客户对认同,公司团队也在互联网+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改变思维。现在全公司已经在使用互联网技术做改进,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刘强并指出,从2014到2017年,不良资产成了投资的风口,民营企业和海外资本进来了很多,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了一个投资热点。
“风口这是一个中性的,任何一个行业开始时,都会跟风,风口第一要是这个行业有价值,风口也提醒大家是在刮风,刮风过程中,就会泥沙俱下,在这个风口中,需要投资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跟风。“他强调称。
《特殊机会投资一线访谈》对话刘强
Q:作为不良资产行业超过十年的资深从业者,经历过两轮经济周期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一轮的不良资产处置?是否过于狂热?
刘强:这一轮的不良资产,从国家的整个经济形势,去杠杆,供给侧的改革,包括经过了几十年的持续增长,有一个调整期。调整期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就像一个人再健康他也会有一个小病,其实阶段性的有一个小病反而对人的免疫力、抵抗力有个更好的提高,这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
这一轮的不良资产的特点是供给量很大,在2014年开始,民间投资也开始逐渐形成热潮,这有合理的一面。因为在经济下行期,不良资产作为一个逆周期投资的行业,是有行业性的投资机会。但是,在2016年的下半年,特别是2017年市场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苗头,我感觉到市场逐渐的走向非理性,走向狂热。
首先一级市场的价格就背离了真实的价值,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市场参与者自身一些非市场因素的考虑,第二个是2014、2015年的这批参与者的赚钱效应带来二级市场的投资狂热的推波助澜。我当时说,不良资产市场按照现在的价格已经失去了投资的价值,这个恶果会在2018、2019年逐渐体现。在这个阶段的参与者,不管是一级市场的参与者还是二级市场的参与者,都会背上很沉重的财务成本的包袱,包括价格下行的压力。
他们到底能不能够取得他们期望的投资收益?对一部分投资者是持有保留态度的,包括对一些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他们的资金成本再低,即使低到这种程度,目前整个资产价格也在下降。他们能不能保本而退?能不能全身而退?我觉得都是值得怀疑的。
每个市场,每一个行业,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都属于一种非理性狂热。需要阶段的沉淀,需要阶段的调整,这个市场才会走的更加稳健,才会走的更加远。这个风潮过后,能够活下去的,能够保住他的投资本金获得适当收益的,就是这个市场的赢家!也是这个市场真正的中间和骨干力量,也是这个市场以后健康发展的一个稳定者。
Q:记得您去年底在我们的一个内部私享会上谈到,这个市场您已经看不懂了。我们看到,今年以来,传统不良资产市场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相较于过去两年都似乎呈现出快速降温的现象,您是否也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
刘强:这个降温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实际上不光是不良资产投资行业,现在任何一个投资的行业,都处于快速降温的阶段。当前有人说这个阶段最好是持有现金什么也不投,我认为这句话说的绝对了。
我记得橡树的霍华德在《投资最重要的事》里说:“任何一个阶段都要买在这个阶段中便宜的东西”。但是他还说:“我不可能买到绝对的最便宜的东西。我只能保证在每个阶段买到相对便宜的”。即便是在整个市场降温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投资机会。这需要经验,需要理性,需要顶得住各种投资压力。坚持对投资人负责的理念,机会总是有的。
Q:如何看待NPL市场降温的变化?为什么?
刘强:首要的原因, 在一级市场机构投资人,都忙着去库存。监管对他们整个的风向和要求都转变了,不再是粗放式的追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是要真正的追求投资的回报。目前第一个原因是大量的去库存, 第二个原因从他的下游市场来说,2015、2016年一波赚钱效应已经过去了,然后2016、2017年入场的一批人呢,赚钱很困难。第三个原因是整个社会的资金链在收紧,包括民间的资金及机构的资金都在收紧。市场上钱明显的少了。
所以从这个几个方面来说,第一个钱少了,第二个上游市场、下游市场都忙着去库存,都忙着化解自己的风险了,有的已经成为二次不良,整个市场的赚钱效应没有了,或者减弱了。所以就降温了。
Q:现在四大AMC都在忙于处置存量资产,过去投资比较激进的机构引发的二次不良风险时有发生,您觉得目前二次不良风险大吗?当下传统的不良资产投资还有机会吗?机会在哪里?
刘强: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市场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有机会的。一方面不良资产市场现在处于下行期,银行的价格会适当调整。上游市场价格的下降,就会给下游市场提供一些投资机会。但同时上游市场的价格在下降,整个社会的资产价格也有往下降,这需要把握平衡。
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不良资产行业再靠简单的低买高卖去赚取利润,这个机会还是有,但是这个空间会越来越小。不良资产投资的机会或空间在哪里呢?我觉得更多是在一些能够精耕细作的的领域,能够后续有投入的用利用资源,利用资金或者是利用技术才能够提升价值的,这样一些机会越来越多。不过,这对不良资产处置从业的投资人要求会越来越高,对团队、资金及技术的要求,都会有很多新的挑战。传统的不良资产行业可能要升级了,需要升级了。
Q:民营不良资产处置机构如何更好地参与接下来的市场机会?
刘强:第一,首先定位是所有不良资产从业的参与者,要转变就是不要再把不良资产的投资当作是一个资本的游戏。而是要当作资本加技术加科技加能力,这样一个转变。所有的民营企业,就是来得快去的快。一看有利润就一哄而上,但是很多民营企业进来的时候连什么是债权什么是物权都不知道,不良资产行业还是有很多技术含量的。民营企业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处置能力及整体能力都需要有提升。
Q:具体到坤盛,四季度和明天上半年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刘强:我们主要的投资策略在明年是趋于保守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化我们的存量,存量指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作为服务商为机构服务的,我们大部分已经退出了。本金基本上都已经退出了,还有些尾包要帮助投资人实现他的利润,这一步还是有挑战的。另外就是我们配资的存量,我们要大力的回款,项目要顺利地退出。
新的业务的拓展开发,还是发挥我们传统的强项。第一块就是我们继续为各类投资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尽调,估值及处置服务商,将继续发挥我们的优势。特别是对一些大型的基金,大型的机构,我们会建立更加密切,紧密长期的一种合作模式。另外对于不良资产的融资方面的,我们会和机构资金合作,发挥我们更加接近终端市场的优势。我们会更多的作为机构资金和民间资本的一个媒介和纽带,也会做精品的投资项,我们也希望在破产重整,在烂尾楼的改造,在城市的旧改方面都在明年有1-2个精品项目出现。
Q:最近有大型的外资基金在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卖资产包的现象,从您的观察来看,未来外资投资机构将在中国市场将会是什么的定位呢?
刘强:不良资产的大规模的批量和转让主力会是外资机构,第一个,国内的资金比较紧,内资的各种机构的资金本身进入不良资产就比较少,在资金比较紧的情况下,规模很大的资金,他的资金实力,是比不上外资的。
第二个,很多外资机构,认为中国的不良资产是一个巨大的行业机会。他们在经过前几年的观望、研究、关注,到今年下半年又拥入了很多,到明年、后年。我认为他们的资金成本又低,期限又长。他们会对这个市场大批量的购买。是很有兴趣的,我估计他们会成为二级市场上不良资产收购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