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资讯
江门长优实业 繁荣洗牌背后,动力电池产业危机在即!
2018-09-04 10:47:42   来源:剑客网

  受补贴退坡影响,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在2018年开始陆续出现资金紧张、利润缩减、停产裁员等问题,动力电池企业整体经营情况低于逾期,受此影响,上游原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也出现了资金链紧张、停产倒闭的问题,动力电池产业可谓是哀鸿遍野、满地鸡毛。

  6月,沃特玛发布通知公司因资金量问题放假半年。

  7月,南京银隆被爆建成后被查封后又被解封,银隆集团出现了被供应商上门讨债、大面积减产、订单下滑、裁员等问题。

  8月,容一电动宣布解散倒闭。

  目前暴露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据OFweek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实现装机的动力电池企业达87家,相比于2017年的107家减少20家,前十家的装机量占整个市场的87%,这就意味着另外77家企业在供应剩下13%的市场,企业排产量有限,员工工资拖欠问题时有发生。预计到2018年底,随着应付账款和债务的到期,将会有更多动力电池企业出现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江门长优实业总结分析了一些原因如下:

  1、企业盲目扩张,造成资金链紧张

  工信部公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对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产能提出了不低于8Gwh的要求,部分公司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张。沃特玛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超过是十一个分厂,到2018年4月,其应付账款达221.38亿元,逾期19.98亿元,出现了严重的资金问题。银隆投资800亿元在全国设立11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但在IPO辅导终止以后出现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拖欠供应商货款达10亿元。这些企业的投资规模远远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资金短缺问题的发生是必然的。

  2、技术路线选择与政策和市场偏离

  2018年补贴政策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更倾向于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较低,达不到补贴的要求或者补贴比例下降,产品出现滞销和价格大规模下降的情况,销售回笼的资金难以保证庞大的资金链条运转,最后造成企业轰然倒下。

3、价格下调压力大,成本下调困难,毛利整体下降

  面对补贴政策的退坡,车企普遍向电池厂提出了很高的降价要求,电池系统从2017年的1.4-1.5元/wh下降到2018年中的1.1-1.3元/wh,降价幅度普遍在15-25%左右。而在成本方面,许多电池厂为了满足补贴的要求,开发并生产新型号的三元电池,产品体系在短期内没有很好的完善,产品毛利较低,难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

  4、市场定位不明确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拥有100多家企业,但是市场上多数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产品在推广过程中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许多企业在经营中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预判,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清晰。

  5、客户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部分企业在客户选择没有进行评估,对于客户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偿债能力缺乏了解,在客户出现经营困难时容易受到波及。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客户结构过于单一,单个客户比重过大,企业受到客户的影响较大。

  在此背景下,江门长优实业认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地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和经营策略,不应盲目投资扩产,此外,还应谋划好相关机动策略以保证企业能够在2020年补贴取消前的这段时间平稳过渡。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