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资讯
新势力造车又一新秀 绿驰汽车功底深厚
2018-07-20 10:23:06   来源:剑客网   分享:
0

  目前的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新能源造车的热潮,对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的冲击非常大,新兴造车势力们都在争先恐后抢占先机。对于新兴造车势力来说,靠着一张PPT可以吸引到大量投资,但这其中鱼龙混杂,真正能拿的出手的并没有多少。

  与其他造车企业不同的是,在开始造车之前,绿驰汽车就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研、产、销体系。绿驰现有的研发体系被称作“四国六地三院三中心”:研发总院位于上海,以及的北京智能网联开发院和无锡应用开发院;海外的三大创新中心分别位于意大利都灵、英国考文垂以及美国硅谷等地。

  在研发人员上,绿驰汽车也吸引了大量传统车企出身的技术人员作为其人才储备,同时按照整个传统汽车开发流程,结合新能源汽车,建立了完整的研发运营管理体系,用以确保绿驰汽车的产品按计划进行。

  根据绿驰汽车的规划,绿驰汽车未来生产厂区将形成“3+1”布局。其中“3”指的是绿驰在国内的中部、东部和北部生产制造基地;“1”指的是海外意大利高端定制中心。此次与九江签约的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就是首个国内的中部基地。除了位于九江,以生产A00级和紧凑级SUV的中部基地,绿驰汽车还透露,正在与其他四个重点省份进行接触,东部基地以及北部基地也很快将正式签约。

  可以看到,绿驰汽车在造车这件事上是认真做事的,而不是靠一张PPT去圈钱。首先绿驰汽车的规划非常清晰,从产品到研发再到落地生产一步步的都在加速推进。从2016年底的品牌发布,到今年年初首款量产SUV车型正式发布,都证明了绿驰汽车走的是一条坚实的实业之路。

  最终,依靠着绿驰汽车完整的经销商通路,落地的产品也将在绿驰汽车已经架构完善的渠道进行销售,这样一个完整的研、产、销一条龙的规划是很多造车新势力所不具备的。

  务实的融资为产品落地铺路

  作为烧钱的造车行业,绿驰汽车相比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动辄D轮、F轮的融资规模,其对完成的B轮融资后有着详细规划:未来将会分步骤匹配相应的融资规模,作为前期自有资金投入,随着产业发展速度引进相应的投资机构。在之后进行C轮融资时,绿驰汽车股权已经预留给拥有核心零部件技术的企业,比如三电方面的零部件企业,电池原材料供应商等。

  值得注意的是,绿驰汽车已经明确将在C轮融资中引入关键性的零部件企业来作为其股东,在获得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之后,绿驰汽车最后的产品也能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获得一定的优势。王向银表示,绿驰汽车在短期内将以代工、合作生产的模式为主,以保证产品的迅速推出。而未来,随着工厂建设的逐步完成,拥有了申请资质的资格后,绿驰汽车将采用自主生产的方式,同时也不排除并购现有生产资质的企业。三线并举的模式,可见绿驰汽车对于造车不光只是说说,而是想要踏踏实实的将产品真正落地。

  尽管不如许多其他的造车新势力同行们的三天一消息,五天一爆料的高曝光度,绿驰汽车的默默无闻代表着另一种不同的造车理念,一步一个脚印,或许将成为绿驰汽车在未来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的法宝。强大的研发能力及创新的“第五模式”切入的汽车新生态,让现代的汽车行业中注入了一股清流。随着绿驰汽车共享生态圈的进一步成熟,绿驰汽车或将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造车新势力的数量规模已然不可小觑。据行业内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内涌入的“造车新势力”数量达到数百家。造车新势力大多走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路线,2018年即将放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可以预见,前有合资企业和本土车企固有势力范围的堵截,后有大量进口车涌入中国的追赶,这批新兴力量发展的时间窗口期被大大缩短。

  谈及绿驰汽车与其他车企的不同时,绿驰汽车集团联合创始人、总裁王向银总结了三点:立足于先做车,掌握客户需求(注重性价比),共享理念(不是什么都是自己做)。王向银举了一个例子:譬如说大的经销商集团找绿驰订制车型,我们会同意。如果要给绿驰贴上一个标签,王向银认为是懂车,也懂互联网。

  作为高度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无法回避“大规模制造”的这一最基本的硬性要求。正如王向银所说:“这一次国家新的产业政策讨论稿已经下来了,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对新造车是严了,不是松了——你真正想做车的对你是利好,如果想做别的动作,对你来说绝对不利好。”

  就在刚刚过去6月,绿驰汽车与江西九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签署新能源乘用车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让绿驰汽车在打造智造工厂、实现未来的规模化生产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据了解此次合作绿驰汽车将按照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路径,对九江中部生产基地进行建设。其整体规模为占地10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产能20万辆/年,一期建成后可达10万辆/年的标准,总投资达55亿。未来将建设全自动化高速封闭生产线的冲压车间,95%以上机器人高自动化率生产线的焊装车间将九江工厂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基地。

  ▲绿驰汽车“3+1”布局

  除此之外,绿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还介绍说:“绿驰汽车布局在全球的智能工厂,将形成3+1的格局,包括国内东部、中部、北部三个制造基地,一个意大利跑车基地。”

  代工、自主申报、收购三条路解决资质问题

  随着此次绿驰九江基地项目的落地,意味着绿驰汽车已经符合申请汽车资质的基本要素。对于未来企业与产品资质的问题,绿驰汽车做了三个准备。

  一、作为成立两年的新造车企业,绿驰汽车规划未来将涉及产品制造、商品智造、国内外营销、产业合作以及构建共享出行、汽车租赁等领域。王向银表示,对于资质的问题,短期内绿驰汽车以代工、联合制造的模式为主。根据相关消息透露,绿驰正与四家厂商在探讨联合制造,部分车企已经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按照规划,最晚在2018年7月将公布第一家代工厂消息。

  二、随着产品先期落地,绿驰第二个资质解决方案将自主申报。根据国家资质审批相关要求,申报车企必须掌握三电技术研发、具备整车生产、制造能力,具备一定产能等要求才能申请相关资质。此次绿驰九江基地签约落地,也意味着绿驰汽车正向独立申报资质这条路迈进。

  三、绿驰不完全排除并购企业获得生产资质,有消息透露目前绿驰正与包括新进入的新能源车企以及几家传统车企进行谈判合作,目前进展良好,甚至已经有企业表露出合作的意向。在资质问题上,绿驰目前三条道路都在同步推进。绿驰汽车表示,未来绿驰产品推向市场销售不会有法律法规上面的问题。

  ▲绿驰汽车的制造规划

  资本路线实力雄厚

  曾经有人说,足够多的资金是决定造车新势力能否走到最后产品上市那一天的关键。绿驰汽车集团首席新闻发言人、绿驰汽车集团常务副总裁任亚辉透露,绿驰汽车的B轮融资协议也已签订,所融资金将投入中部基地的建设与产品开发。

  按照绿驰汽车融资路线图来看:首轮:目前,绿驰汽车实实在在的投入应该是接近30亿元,而其每一款产品的研发费用至少在10亿元,用于产品的开发,试制试验,人员工资;B轮:2018年将完成B轮融资20-30亿元,启动中部制造基地建设,同时搭建红筹股权架构,引入2-3家战略投资者;C轮:2019年将完成C轮融资60-80亿元,产品量产上市,同时引入3-5家战略投资者,同时启动另外的东部及北部制造基地建设。此后,绿驰将引入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启动上市辅导,预计在2021-2022年完成上市。

  多元人才加盟多区位布局

  绿驰汽车的高管及研发核心团队都有汽车主机厂的背景,在绿驰汽车对外公布的核心技术团队名单中,有包括副总裁、工程研究总院院长季方胜、产品规划与项目管理总监袁向科、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李国华、电子电器工程部总监谢余胜、无锡研究院院长裘旭峰、北京控制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锐明等一大批汽车领域人才。

  这些技术人才大多曾在通用、福特、长安、北汽福田、华泰或者上海同捷工作,有较为丰富的汽车开发经验。这些核心技术人才的加入,使得绿驰汽车在造车之路上更加踏实,也意味着绿驰在研发领域的落地。

  这对于高效地推进运营是有天然的优势的。其在国内的两种模式的制造布局就是一个务实的解决方案,而分期建设生产基地也不失为一个灵活、低风险的思路。营销布局方面,绿驰汽车以上海为中心,沿长江经济带、京广线大动脉为主线,构建"两线五区、一带一路"的营销区位布局,这与以后电动车在东部兴起、首先发端于一线城市的市场前景不谋而合。

  中国汽车错过了燃油汽车时代,那么能否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弯道超车呢?从国家政策角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汽车合资股比放开在即、动力电池产业加速洗牌、技术路线的多条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巨变前夜,企业的合纵连横方式更加复杂,攻守之间,谁执牛耳?在各大新能源品牌抢滩登陆的同时,绿驰汽车能否能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又一秀,让我们拭目以待!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