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快消品B2B行业,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即从0到1的阶段,这也是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升级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需要攻破的壁垒最多的阶段,如供应链壁垒、流通壁垒、信息壁垒、订单系统壁垒、售后服务、履约壁垒、服务壁垒、复购壁垒等,或许数据的运用是打破诸多关键点。
对此,中商惠民基于五年的深耕与大数据资源沉淀,是这么做的:其给每个客户打了80多个标签,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数据驱动行业升级,一是实现了基于大数据对用户的深度洞察;二是通过数据驱动构建精细化运营,打造高效的流通链条;三是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提升客户体验和成本效率。
简单来说,中商惠民的数据运营体系是:数据入口主要是APP、微信商城、积分商城和部分门店投放的POS;在中间,除了做营运管理,还有“惠眼”和“惠景”两大数据系统,其中惠眼也就是BI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方向性决策,决策进而会再给到运营平台--惠景,借助大数据等手段给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对此, 苏小新表示大数据在中商惠民精细化运营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仓配线是快消行业最重要的成本指标之一,通过大数据驱动,我们提高了商品周转率、拣货效率、排单的科学性以及配送的时效性。
第二、为小B商户定制了千人千面的运营评估体系,透过客户对价格的容忍度订货能力等评估,我们依照客户属性进行分层管理,分层后将基于客户基础行为变化,我们对不同客户定制不同服务方案,比如VIP客户要T+0.5送到,因为这些客户是我们的根基。
第三、为小B赋能,延长小B生命周期。小店随着周边消费人群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加入,也会经历由盛而衰的过程,我们为此类小店打上了不同的标签,通过商品管理、进销存管理、通过便民增值业务及店铺线上商城业务的增入,提升小店竞争力。
第四、科学选品,提高了选品效率。快消品行业普遍模式很重但毛利很低,所以我们有非常严格的新品引入机制,透过市调及试点,然后再长期推广。
在竞争对手跑马圈地的时候,中商惠民已经在通过精细化运营进行自我的迭代升级,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低调务实的企业在快消品B2B行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