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市十年账户从4万元变千万元,我靠的是高超的技术和稳定的心态。”如果你刷到这样的短视频,面对镜头前侃侃而谈的“炒股导师”,你是否也会心动?
这不,徐某、柯某、谭某、何某等人在各大短视频等社交平台发布大量炒股投资类虚假视频,短短一年间,将3900余人引流至境外诈骗分子集团,非法获利130余万元。“徐某团伙每成功引流一名被害人添加特定QQ号为好友,就能获得200元至350元不等的提成,相当于最低只要200元就把‘粉丝’卖了。”11月26日,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检察院检察官以案说法,提醒境外电诈集团的“引流工具人”。

检察官对涉案财物进行核查
承办检察官介绍,徐某曾在金融公司从事过股票和贷款相关工作,2022年离职后,徐某了解到一个非常“赚钱”的方法——通过短视频等软件为诈骗团伙吸引想通过炒股赚大钱的粉丝。
“要想让用户信得过,就得把‘导师’包装得像回事。”徐某租用一间办公室注册成立了“工作室”,先后邀约柯某、谭某、何某加入。该团伙分工明确,徐某负责工作室整体运营,与上游人员对接、结算;柯某负责记录引流成功数据、统计发放工资及实施具体引流工作;谭某、何某则专职开展引流操作,用购买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在各短视频平台上批量注册账号,仅3个月就“养号”1200余个,还特意给账号取名“快股王”“明王财经”“杨哥财经”等,营造“接地气、有经验”的形象。
他们还下载短视频平台上各股票大咖的视频,通过剪辑、拼接、加标题、加字幕的方式让视频看起来更加吸引眼球,并在各平台分发不同的短视频内容,精准捕捉不同群体的需求。
“只要用户点赞了视频,加了上线提供的QQ号,我们的活儿就完成了。”徐某团伙的核心任务是将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引流至电诈集团搭建的“私域流量池”。
徐某与电诈集团联系,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粉丝并谈好价钱之后,便开始注册账号、编辑类似于“投资可以赚大钱”的相关视频,并发布在短视频平台,打造“专业炒股导师”的人设吸粉引流。在徐某等人的诱导下,粉丝添加“导师”的QQ号,在“导师”的指导下一次次向“投资”账户充值。被害人以为是一次赚钱的投资,却不知对面是诈骗分子。而徐某团伙每成功引流一名被害人添加特定QQ号为好友,就能获得200元至350元不等的提成,截至案发,徐某等人已非法获利130余万元,累计引流3922名用户。
2024年8月,尹某刷到徐某等人发布的售卖股票指标的视频后,添加了徐某等人给的QQ号,被诱导下载App进行股票投资,累计在App内充值45.02万元。其间,公安机关在发现尹某银行账户交易异常时对其进行了提醒,但尹某坚信自己没有被骗,直到家属报警,尹某才幡然醒悟,后悔不已。
2024年9月初,该犯罪团伙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大量炒股投资类虚假视频的行为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随后,公安机关将涉案人员抓捕到案,现场查获并扣押54部手机、3台台式电脑、1台笔记本电脑、12张电话卡等涉案物品。至此,这个引流团伙被彻底摧毁。
今年3月7日,经宜昌市伍家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当地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徐某、柯某等人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至六个月,各并处罚金。一审判决后,柯某提出上诉。近日,二审法院裁定维持原判。
承办检察官提醒,此类炒股“杀猪盘”诈骗流程往往通过推荐添加QQ,为远程操控被害人充值和入金做准备。最后是关闭平台,使被害人充值的钱财无法提现,血本无归。“投资荐股诈骗套路复杂,但又有明显的特征。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股票走势,也没有人能在各种投资中稳赚不赔。千万不要听信忽悠,被所谓的导师的自导自演蒙骗,要远离非法荐股,避免利益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