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资讯
拥抱智能时代,叩开未来大门——长江职业学院万人共上一堂“人工智能通识课”侧记
2025-10-18 19:54:04   来源:今日湖北

长江之畔,秋意正浓。长江职业学院的校园里,一股探索智能时代前沿的热流在涌动。10月17日上午,一场覆盖全校万余师生的特殊课程——《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第一课,在武汉新城校区学术报告厅主会场及各分会场同步开讲。这不仅是一堂知识普及课,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动员,标志着长江职业学院在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17874

万人大课:没有围墙的智慧碰撞

上午九时,主会场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长江职业学院校长崔锋主持,开启了这堂跨越空间界限的大课。与此同时,遍布校园的各报告厅、300多间教室、200多个实训室以及各处室、教研室内,万余名师生通过直播信号,共同将目光聚焦于同一块屏幕,共享这场智慧盛宴。


此次通识课,长江职业学院特邀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北京大学智能学院、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湖北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马修军博士担纲主讲。他从通用人工智能的宏观图景出发,逐步深入至AI前沿技术、AI+产业实践创新案例以及AI+创新生态的构建,为长职师生徐徐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工智能未来画卷。

17FDE

未来呼唤:既懂AI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需要的是既懂AI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马修军在讲座中明确指出,人才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核心资源,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AI人才浓度”的比拼。他分析道,经历了“百模大战”的洗礼后,行业逐渐趋于理性,大家普遍认识到,单纯的技术堆砌并非制胜关键,真正稀缺的是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具体行业、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马修军预测“未来智能体的数量将超过全球人口”,并指出2025年可能成为“AI智能体通用爆发年”。他用“1238”精炼概括了通用智能体的特点:“1”指统一理论架构,“2”为两个完备(即认知架构、测试环境),“3”指三大特点(即完成无限任务、自主定义任务、价值驱动),而“8”则代表需攻克的八大关键技术。他描绘的“智能体经济”图景,强调AI并非依靠简单指令,而是基于信任协同,具备持久身份、行动能力,并能与人类形成信任契约关系。

打破壁垒:AI构建“没有围墙的大学”

“人工智能没有北大、长职之分,谁做谁就可能会赢。”马修军这句充满激情与鼓励的话语,在现场引发了强烈共鸣。他鼓励青年学子树立自信、积极学习,勇敢迈入AI领域。特别对高职学生,他寄语:“科学研究并非遥不可及。拥抱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同样大有作为。”他建议学生在校期间注重通识教育与通用能力培养,善用AI工具,发现优势、查找不足,在实践中持续提升,将AI思维与方法“融入自己的脑子”。

马修军介绍,湖北人工智能学院正在积极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新路径,旨在打破学历壁垒,让部分高校、高职院校不分学历,共同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更令人振奋的是,相关机构即将在长江职业学院设立光谷分院,为学生带来最新技术、平台与方法论,助力他们共同迎接AI时代。“谁跑得快、谁有激情,谁就有无限的创新空间。”他呼吁师生积极投入人工智能领域,认为这既是时代要求、国家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机遇。

职普融通AI是关键推动力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提问踊跃,气氛热烈。来自药检2501班学生杨宏提出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忧虑:“人工智能取代了人的岗位,我们该怎么办?”马修军直面问题,指出无人驾驶等技术确实引发社会焦虑,但这是人类社会技术进步逻辑下的必然趋势,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我们要做的是提前拥抱,做好准备。”他建议学生首先要“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了解其开发和底层方法论;其次要“思”,思考自己能在其中做什么;路径上可以先“通用”再“通智”,掌握核心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未来甚至可以参与创造出更多的智能终端产品。

专本贯通电子商务2502班的杜方彦杰则关注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差异化优势。马修军回应道,人工智能社会更倾向于“以结果论英雄”,无论出身名校还是高职,最终要看实际工作能力和产出结果。“高职院校更接近产业、行业和具体岗位,也许在实践中跑得更快。”他指出,职普融通如何有效实现,人工智能或许正是关键的推动力和变革工具。

校长寄语:以自信与行动拥抱AI时代

课程尾声,长江职业学院校长崔锋作总结发言。他盛赞这堂课“让师生脑洞大开,收获满满”。面向未来,他对全校青年学生提出三点殷切期望:

一是保持自信,主动拥抱。他指出,随着AI的深入发展,未来教育可能会分化为“掌握AI”与“未掌握AI”两类群体。长职学子应以开放自信的态度拥抱AI,打破身份束缚,积极参与到“没有围墙的大学”建设中,在人工智能时代抢占发展先机,力争涌现一批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二是扎实学习,推动融合。人工智能融合计算机、神经科学、心理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应用场景广泛。他希望全校师生积极推动AI与各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真正的“AI+专业”复合能力。

三是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他提醒师生,AI技术仍在不断发展,存在诸多完善与规范空间。希望大家保持独立思考,提升动手与持续创新能力,为AI技术的健康发展贡献智慧。

这堂历时虽短却内涵丰富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如一粒火种,点燃了长江职业学院万余师生探索智能世界的热情。它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面向未来的视野与勇于突破的精神。在智能浪潮奔涌而来的今天,长江职业学院正以积极的姿态,引导师生迈向通识与专业并重、技术与人文交融的新征程,致力于培养具备高水平数字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奋力叩响智能时代的大门。(记者/实言  通讯员/张俊 黄竹青 刘靓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