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家企业与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代表现场签约,金额近亿元
5月24日,湖北“抓创业促就业”系列行动第三场发布会在湖北工业大学举行,会上发布“创响荆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行动方案,部署大规模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湖北科教资源优势突出,215万名高校师生是创新创业的潜力源泉和活力所在。该行动方案围绕创业生态的人力、资金、平台等三大关键维度精准发力,努力构建“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的全链条生态体系,针对培育壮大创新创业队伍、优化创新创业降本和融资服务、系统重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等方面提出了19条措施,明确到2027年全省在校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覆盖面100%,建成省级以上高校科创平台200个左右,培育潜在科创“新物种”企业50家左右,新增科技型经营主体1000个以上。
谁来创业?方案提出,重塑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40个创新创业学院,举办100个“创新创业强化班”和500门“专创融合”特色精品课程,每年组织200名高校教师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物种”企业实践锻炼;重构人才培养范式,推进高校院系重组和学科重塑,构建与“四新”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将更大规模实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关键领域战略人才储备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培养3000名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完善学生创业管理制度,出台学生创业休学实施办法,对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制管理,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完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转化管理办法,允许用创业成果作为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答辩,对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在评先评优和研究生推免等方面予以倾斜;健全教师创新创业人事管理制度,鼓励高校教师按规定兼职创新、在职或离职创办企业,人事关系不变,对于兼职创新创业的,可以合法取得报酬,实行弹性的工作时间,对于离岗创业的,离岗期间连续计算工龄,可以依法合规取得企业股权等报酬,返岗聘用时不低于原岗位等级;加强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开展技术转移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每年举办全省技术经纪人大赛,建设一支300人左右的高水平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常态化科创路演,建立路演项目与投资基金联动机制,每年举办路演活动200期、创业沙龙50期以上,实现“天天有路演”;打造创新创业精品赛事,整合省内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培育湖北高校师生科创大赛品牌;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按规定落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创业资金不足怎么办?方案提出,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实施“零成本”创业服务计划,建立高校创业团队首年免费机制,鼓励高校免除校内创业团队首年实验设备使用费;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设立更多“从0到1”阶段的高校创投子基金。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银行机构开发推广“研发贷”“成果贷”等产品,大力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着力优化企业上市服务,做实做细区域性股权市场“青创板”“专精特新专板”,发掘、吸纳创新能力强、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师生创业企业入板成长。
创业缺乏平台怎么办?方案提出,建设高能级高校科技研发平台,整合优化建设高校创新平台,完善科研项目协作机制,重点建设50个左右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新增50个左右省部级以上科创平台;建设一体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10个左右卓越工程师学院,每个学院至少配套建设1个工程技术中心;将湖北科创学院办学模式拓展到5—8所高校;建设100个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建设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以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枢纽、大学科技园为节点,重塑“中心+节点”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专业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鼓励高校与地方共建“学科+产业”的科创项目孵化平台,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推进省属国有企业创新创业基地与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结对共建;支持高校重点建好50个左右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多层次产业培育平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承载能力,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将有发展潜力的师生初创科技企业纳入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开放共享理念为广大师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