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屋计划数据中心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可渗透空间大,持续增长性确立。当前国内贸易增速趋于收敛,传统电商热度下滑,越来越多的商家寻找新型渠道,外贸渠道持续转型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动力。2015年国内进出口总额约为25万亿,国内跨境电商总额约为5万亿元,渗透率仅为20%左右。考虑到当前外贸趋势以及跨境电商发展优势,未来跨境电商可渗透率空间较大,跨境电商可持续增长性确立,预计至2019年国内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元,跨境电商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2008-2016年中国进出口交易总规模及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木屋计划数据中心)
跨境出口B2C正处于黄金发展期,空间潜力巨大。第一阶段,国内跨境电商主要以B2B出口为主,在这一阶段诞生的伟大跨境出口企业如阿里巴巴、敦煌网以及环球网等企业,出口B2B成为整个跨境电商外贸主力军;而第二阶段,随着订单的碎片化以及中后端供应链的建立,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将产品直接消费者成为趋势;在具体出口电商的结构中,B2C市场交易额较小,增速较快,当前阶段呈现B2C占比提升,B2B和B2C协同发展的新业态。在B2C需求端,需求对象网购习惯以及购买力保证了市场增长可持续性,国内跨境电商主要面对以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成熟市场,由于人均购买力强、跨境网购观念普及、线上消费习惯,市场可开拓性较强;除成熟市场之外,随着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电商发展以及消费能力的提升,国内电商可发展潜力较大。
2010-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占比(木屋计划数据中心)
2010-2017年中国B2C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木屋计划数据中心)
跨境电商产品集中于服饰和3C产品(木屋计划数据中心)
三个维度判断跨境出口发展阶段,当前正处黄金增长期。政策角度来看,国家实施“互联网+外贸”的战略,从简政放权开始,搭建出口电商平台,2013-2016年多次颁布政策激励跨境出口电商发展,B2C电商企业孕育发展,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从前端以及中后端支持电商发展;资本进入角度来看,多家公司分别通过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获得融资,资本市场纷纷加码跨境出口B2C。从规模以及增速来看,阿里研究院研究显示,2015年国内B2C跨境出口规模大约为350亿,年增速大约在50%以上,以此来判断,在行业天花板足够高的大背景下,未来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速。基于政策、资本进入以及增速角度判断,我们认为当前跨境出口B2C正处于行业增长的黄金期。
跨境出口相较于国内电商供应链较长,中后端供应链痛点较多。跨境出口产业链相较于传统电商较长,主要包括上游卖家(包括生产制造商、品牌商),下游终端(消费者),中游渠道(平台电商:B2B平台、B2C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开放平台、交易平台、自营平台,以及自建电商网站)。物流服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商品配送上门、国际物流、仓储服务。而当前跨境电商行业痛点主要集中于渠道混乱、货源安全性、物流之后以及付汇核销难等问题,行业痛点较多,支付、物流等中后端供应链设施不完善,导致物流运转时间较长,支付环节用户流失,资金账户安全性问题影响严重,而解决跨境供应链问题,必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跨境出口供应链服务痛点在物流以及支付环节,改善空间大。国内企业发展跨境出口电商拥有天然的优势,但出口容易受制于物流、支付、平台选择等问题,绝大多数企业仍停滞在扩大SKU阶段,很难进一步实现精细化运营、建立自有渠道和品牌。而跨境出口的潜力空间在面向电商平台的服务提供商,以及直接对接海外消费者的出口企业。跨境企业在发展自有品牌以及精细化运作过程中,往往受到中后端供应链服务的掣肘,在物流以及支付环节上遇到较大的困难。在国际支付中存在两方面的痛点,一是支付的安全性,二是支付的便利性。且相对滞后的物流服务,是制约海外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横向对比来看,无货源创业+共享仓储的模式应该是个人用户及目前中小企业都可以参照的模式,通过贸易的形式加上渠道的优势能够将国货出口到国外,将更多的重复性人工交给人工智能进行解决,势必在国内跨境电商迅猛崛起的时刻为更多人带来更好的机会。
武汉木屋计划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为更多中小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构建无货源系统+一对一培训+共享仓储国际物流+深度学习服务一年的智能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将跨境电商的门槛降低,势必能让更多的国人有机会接触跨境电商,让外贸不再因个人学历经历而停步。三年来,武汉木屋计划科技有限公司为跨境电商提供最专业的跨境产业服务,让卖家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在保持业务增长的同时,又有更多时间投入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