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石网站>法治天地
电信诈骗为何如此猖狂
2018-01-21 10:21:34   来源:东楚晚报   分享:
0

  最近,山东女生徐玉玉因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在报警返回时突然昏厥,经抢救无效离世,此消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在黄石,电信诈骗每年的发案数也有数百起。

  电信诈骗为何如此猖狂?黄石出现的电信诈骗主要有哪几类?骗子为何能博得受害者信任,从而诈骗成功的?市民该如何防范?昨日,东楚晚报记者采访黄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让他们来为防范电信诈骗支招。

  黄石也有电信诈骗

  多人被骗

  “电信诈骗没有地域之分,黄石也曾有过大学生上当受骗案例。”从事一线接处警的民警告诉东楚晚报记者,学生,是骗子比较喜欢选择的一类人群。

  2015年6月27日,湖北师范大学一名女学生因轻信刷单兼职信息,被骗6270元。

  当天下午,湖北师范大学学生小张想在课余时间赚“外快”,便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替网店刷信誉的活儿。

  对方称,到指定网站购买商品刷单,每刷一单会返给小张一定的钱数,100单一结。小张信以为真,答应了下来。

  随后,对方给小张发来了链接,但不是人们平常网购的网站。当小张刷了近200单,花费6270元后,对方却失联了。此时的小张才明白自己上当,遂前往黄石港公安分局报警。

  同年11月21日,黄石另一女大学生小李,因为朋友微信被骗子盗取,骗子冒充其朋友请她充值话费。小李未经核实,竟直接给对方充值了1500元话费。

  充值完毕,小李给朋友打电话询问,才知道自己上当了。随后,小李向下陆公安分局报警。

  除了学生,黄石的中老年人也是骗子的目标。2015年9月,50岁左右的陈女士因为轻信骗子编造出来的涉案谎言,被骗走了准备给儿子置办婚礼的15万元。

  当时,骗子冒充天津市公安局打来电话,称陈女士一个银行卡被毒贩盗用,里面有200多万元。陈女士否认时,对方表示要陈女士将自己的钱取出来,放在公安机关的安全账户上,等“调查清楚”后,再退给她。

  陈女士信以为真,将准备给儿子置办婚礼的15万元全部转出。等陈女士明白过来时,对方已经无法联系,钱也不见踪影了。

  随后,陈女士在儿子的陪同下报警,黄石警方也介入了调查。

  中老年人上当居多

  其次是学生

  “发生在黄石的电信诈骗,中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居多,其次就是学生。”黄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吴世文介绍,针对中老年人的骗局主要是冒充公检法,称其涉案,从而进行诈骗。而学生和年轻人则主要是集中在网络诈骗,如冒充好友充话费、网店刷单、兑换积分等等。“中老年人对电信诈骗认知度较低,而学生则是社会经验不足,给了骗子诈骗空间。”

  吴世文表示,目前在黄石的电信诈骗,主要可分为电话诈骗、短信木马诈骗、网购诈骗、盗用社交账号诈骗、综合型诈骗。

  电话诈骗一般是两种,一种是骗子利用改号软件,冒充公检法等政府机关诈骗。另一种则是骗子获取了受害者电话和姓名后,打通电话让受害者“猜猜我是谁”,从而进行诈骗。

  短信木马诈骗则是利用扫描二维码,或短信链接钓鱼网站的方式,植入木马进行诈骗。另外,还有一种短信诈骗更为直接,那就是冒充知名单位、栏目,发布中奖信息,称“您中奖了”,从而进行诈骗。

  网购类则是利用机票改签、网上购物退款、淘宝刷信誉等手段,进行诈骗。

  电信诈骗有前提

  信息泄漏是关键

  “这些诈骗都有一个关键性的前提,那就是骗子得获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取得受害者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网安支队民警说,公民个人信息泄漏,是骗子得手的第一步。

  民警介绍,许多骗局中,正是因为骗子能够轻易说出受害者的姓名、刚刚做过的事情,才使得受害者放松了警惕,上当受骗。“市民在进行网购、入学、买房、买车、生育等行为时,其信息都有可能出现泄漏。”民警说,这些信息的泄漏并不一定是相关单位或个人故意为之,黑客入侵、公民自身手机中木马病毒等,都会导致信息泄漏。

  如今一些不明短信附带的链接,绝大部分都是携带有病毒或木马程序的,如果公民点击进入,病毒或木马程序则自动安装在了手机中,并偷偷盗取公民在手机上输入的个人信息。“最严重的病毒或木马,可以拦截个人短信,盗取个人信息,并将木马病毒通过复制通讯录,进行传播。”民警说。

  如何防范

  信息泄漏和诈骗

  如何来防范手机中木马病毒造成自己的信息泄漏?吴世文表示,防范手机中木马病毒,要做到三个方面。

  第一,对于他人发来的不明链接,千万不要点击。“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只要感觉链接有问题,就不要去点。”吴世文说,对于未经官方核实的点击链接兑换积分、话费、现金等信息,市民更是不要占便宜。

  第二,市民在使用手机时,要提升自己手机的安全防范级别,可以适当安装一些官方防范软件,如360、金山、腾讯等,从软件上护卫自己的手机。

  第三,如果市民不慎点击了不明链接,要注意自己手机短信、APP软件等是否正常,手机QQ、微信、网银等,是否有异地登陆信息。如果发现手机有异常,可以马上关机,重新启动手机。如果问题还存在,最好找专业人员重装手机系统。

  除了防范木马程序外,网安支队民警还针对电信诈骗,为市民支了五招:

  一是公检法等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事主转账,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二是市民接到不明来电,应多方核实,一旦涉及转账、汇款等情况,必须通过回拨电话或当面确认;

  三是市民要多向相关部门咨询。银行汇款是电信诈骗的最后环节,如果市民已经到银行准备汇款,请接受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醒。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四是市民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

  五是对陌生人(包括自称警察、检察官、法官等)提出的转账、汇款等要求,一律不理睬、不转账。

  犯罪成本低

  追踪难度大

  针对电信诈骗这类犯罪,除了公安机关重拳打击外,相关行业的监管也十分重要。吴世文介绍,电信诈骗犯罪成本很低,不法分子利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张未实名制的银行卡和电话卡,再加上一些个人信息资料,就可以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一年,仅东楚晚报报道的电信诈骗案件就有170余起,而全市公安机关针对电信诈骗的接警,更是达到了平均每天1起。

  “网络在黄石的普及,已经超过了15年,但对其管理却滞后不少。”吴世文介绍,网络发展与管理不同步,通讯、银行等相关行业管理较滞后,都给侦破此类犯罪案件带来了不小难度。

  网安民警说,去年黄石有一位市民被不法分子以电信诈骗方式,骗走10余万元。为追回这笔钱,网安支队民警花费3个多月时间,先后奔赴浙江、北京、海南、福建等多省市展开调查。万幸,这笔钱最后被追了回来。 “可是,还有许多案子,因为对方的电话号码、银行账户并非实名,以致难以追踪。”民警表示,针对每一名电信诈骗受害者的报案,公安机关都会全力去侦查、追踪,力求尽力帮助受害市民挽回损失。可是,电信诈骗属于非接触式犯罪,需要多地、多行业的协助,追踪难度、破案成本较传统案件大了许多。

  想要降低发案率,除了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外,相关部门向市民宣传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只要市民认识了电信诈骗,那么就能够分辨和抵制。除此之外,各行业也要加强监管,提高技术防范能力,负起社会责任。

  通信行业加强监管

  未实名登记无法买卡

  不过,东楚晚报记者也欣喜地看到,一些行业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规范管理。工信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确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业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这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

  8月29日,东楚晚报再次来到黄石文化宫附近的移动、电信营业厅门前,向路边多名办理上号业务的男子佯装购买未实名电话卡。然而,所有人均表示,如今不进行实名登记,无法购买电话卡。(记者 李飞)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