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随州网站>社会新闻
随州市林业扶贫在“保生态”中“促增收”
2018-01-21 10:52:31   来源:随州日报

  今年来,我市林业工作全力围绕“一手保护青山,一手打造金山”以及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以推动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攻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扶贫,产业脱贫,实现产村相融互动,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建设林果基地,引导农村增绿增收。按照重点贫困村人均一亩高效经济林的标准,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到贫困村建立商品林、原料林基地,让贫困村 “山上生金”。联创核桃公司在随县淮河镇桐桥畈建立了5000亩核桃基地、坤琳公司在曾都区谢店村建立4000核桃基地、果王公司在高新区新店村建设3000亩蓝莓基地,随县殷店镇小东庙村、广水吴店镇双岗村、曾都区万店泉水寺村等贫困村均建设了不同规模的林果基地。

  开展林果扶贫“送苗上山”、“科技上山”,重点发展一批品种优良、技术集约、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确保贫困村真正栽上“致富树”。在随县洪山、环潭、新街、均川,曾都洛阳、何店、府河,广水长岭、马坪、关庙等木本油料万亩镇,贫困户人均木本油料基地达到10亩以上,丰产期人均年增收1万元。

  按照“基地+协会+农户”,鼓励贫困户以挂靠帮带、林地入股、托管经营等多种形式,跟着企业和大户参与到林果产业发展中来,让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曾都洛阳镇易家湾四组刘克洪,2011年冬季跟着种植大户李善明,在自家山场建立核桃基地70亩,今年已经挂果,8月收获青皮核桃2万余斤,通过“一亩田农产品商务平台”在线销售,获得收入6万余元,挂果第一年亩产核桃达300余斤,亩平收入1000余元。

  发展绿色产业,壮大林上林下财富。突破性发展以油茶、核桃为代表木本油料产业,重点扶持田丰土产、舜天粮油、天星粮油三家企业,开展油茶精深加工,年实际加工产能达到6000吨,为基地生产打开市场出路。田丰土产公司领头成立金橄榄油茶专业合作社,建立年产5000吨山茶油精装灌装生产线,上半年生产高端冷榨茶油3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出口茶籽20吨,带动了周边5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全市油茶出口实现“零突破”。

  引导推广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种养模式,发展中药材、食用菌、葛根、蜂产品等林下产业,洪山镇 “二月风”葛根、环潭柏树湾“金银花”、 “小森林”蜂胶等林下产品获得国家 “三品一标”认证,凭借自身特色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上半年,环谭柏树湾村通过发展金银花、芍药、食用菌等林下经济,已实现特色经济收入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

  以炎帝大道通道绿化、随南百里画廊、新316国道通道绿化为抓手,建设花卉苗木基地,打造生态景观走廊,带动产业化,推动农民脱贫致富。随南百里画廊沿线十个村被评为“宜居村庄”,村庄卫生在全省考核位居前列。曾都洛阳永兴村、尚市群金村、广水武胜关碾子湾村等“绿色示范村”因林而富,成为了闻名省内外森林旅游胜地,村民从“砍树”到“看树”、从“卖山头”到“卖生态”、从“卖木材”到“卖景观”,1000多户农民实现脱贫奔小康。

  强化政策引导,凝聚社会扶贫合力。充分利用低丘岗地开发、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生态示范县、油茶示范县项目资金和绿满行动以奖代补、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集中扶持一批重点林业示范基地建设,让老板作为上山。去冬今春,在省政府最后一轮低丘岗地改造项目中,全市共争取了7个项目,总面积12万亩,落实资金2.4亿元,使各类林业经营主体能在经济下行、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情况下,得到及时“输血”。

  市农行争取将全省“益农油茶贷”试点放在随州,农商行“致富贷”、“随地贷”等新型金融信贷产品同步跟进,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了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造林大户等40多家林业经营主体,以林地承包经营权、油茶林权抵押等,创新金融信贷方式。农行、农商行等已经发放“油茶贷”、“随地贷”等涉林贷款3.7亿元,其中贫困林农贴息贷款42户,贷款总额998万元。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