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清晨,在卢市镇冰碧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田间,机械耕整后的田地露出褐色泥土,社员们正赶着清晨的阴凉抓紧劳作。
“如果不是这次洪灾,小米椒应该到了收获的季节。”站在田头,合作社理事长汪新平语气中透着惋惜。
成立于2012年的冰碧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卢市镇种植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和农资销售,经过4年多的探索,合作社以种植小米椒为主,还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小米椒3000多亩。
上个月,连续的多轮暴雨,合作社损失掺重,种植2000多亩小米椒绝收500多亩,大棚受损,喷灌设施被毁,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尽管心里惨痛,但汪新平却不敢松懈,还有土地的流转资金,合作社社员的工资压在头上。
“决不能让土地空着。”小米椒已经过了农时,肯定不能补种了。还能种什么?秋粟、甜玉米,思虑再三,汪新平决定种植包菜和白菜。水退之前,他就已经备好了菜种。
留给汪新平的时间不多了,包菜的成熟期大约100天时间,必须在8月15日之前播种,才能赶在年前上市。“如果这季蔬菜行情好,应该可以把流转费和社员工资补回来。”汪新平思忖如何保住成本,减少损失。
然而,水退后,一切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顺利。
一个多月来,田间已长满半米多高的杂草,这给复产自救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刚刚退水的耕地一片湿滑,根本无法翻耕补种。
10多天来,汪新平每天带着社员起早贪黑,趁着早晚的凉爽天气除草,整田,修复受损的大棚和喷灌设施。
如今,绝收的田块已有部分被整理出来。“只要菜籽播下去了,后续移栽可以稍微松一口气。”看着田间渐渐播撒的包菜籽,汪新平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