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二孩”政策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如今已过去8个月,眼下第一波生育高峰来临,襄阳多家医院产科超负荷运转。楚天快报记者近日从襄阳市各大医院采访了解到,从8月初开始,全市产妇分娩量陡然升高,日分娩量是以往2倍以上,孕妇建册量也创历史新高,各大医院产科四维彩超一号难求。
为搭入学末班车准妈妈扎堆催产
9月1日是全市中小学生秋季开学的日子,也是孩子入学的年龄分界线。9月1日之前,襄阳市各大医院更是遭遇了生育高峰。“自从进入八月份以来,前来医院生产的孕妇比以往明显增多。”9月1日,襄阳市中医医院产科护士长秦安敏告诉楚天快报记者,以往每个月的分娩量在100人左右,而今年8月份以来,分娩量有200多人。“其中六七十人想在9月1日之前剖腹产”。
9月1日前,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几乎每天都有准妈妈预约提前剖宫产。问及原因,她们都说为了让孩子读书时赶上8月31日这个开学报到的“末班车”。
记者在其他几家医院采访时发现,自“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市区各大医院的产科而言,医护人员更加忙碌。“近几个月,产科每月接生的宝宝都接近400个。以8月为例,当月共接生宝宝39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多个。”昨日,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陈敏告诉记者,仅8月18日这天,妇产科就接生了21个宝宝,是近期日均新生儿数量的一个峰值。而在这些新生儿中,有8个都是二孩宝宝。
陈敏说,国家二孩政策从今年元旦后放开,到了8月、9月,襄阳市的生育小高峰已经初现,出生的宝宝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二孩宝宝。市区各大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相应也比之前增加几倍,医护人员经常加班加点。
B超预约要提前下半年迎生育高峰
李梅、李蓉姐妹在大庆西路经营着一家小店,姐妹俩都又怀上了二孩宝宝,李梅的预产期在10月中旬,李蓉的预产期在9月下旬。
32岁的李梅告诉记者,年初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姐妹俩商量着都再要一个孩子。“大外甥今年5岁了,我的大女儿今年4岁多了。”李梅告诉记者,每次产检时就看到一些孕妈妈跟她一样,选择在新政实施后立刻怀孕,“都是30好几岁的人了,年轻点生,生育质量要高一些”。
不过,让李梅、李蓉感到麻烦的是,产前筛查人很多,四维彩超“一号难求”。李梅说,姐妹俩的四维彩超都是提前一两个月预约,否则就做不成这方面的筛查。
记者从市中心医院了解到,目前孕妇做四维彩超大都得提前两个月预约,“四维彩超筛查所需时间长,短则半小时,长则数小时,甚至连续六七天才能完成检查。”该院妇产科医护人员介绍,除了一孩宝宝,目前还有不少二孩宝宝“凑热闹”,近几个月,做四维彩超的工作人员非常忙,因此实行了预约制,“二孩生育高峰在下半年会更加明显,产前筛查工作会更加忙碌”。
“二孩潮”来袭月嫂身价节节高
分娩量增加了,建档量和床位紧张程度也相应加大。记者在市一医院采访获悉,目前该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产床90张,近几个月来,床位非常紧张,连走廊上的13个加床也都是爆满。
陈敏介绍,六七年前,该院妇产科每月接生200多个宝宝,孕产妇可以提前在院方订产房、产床,“今年以来,基本上是没办法预订的,因为床位每天都是满满的。为了提高床位的运转率,一般来说,产妇顺产后2至3天即可出院,剖腹产的产妇生产后4至5天即可出院。”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产妇人数,各大医院的人力资源也在不断增加。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护士长说,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医院就招聘了6名硕士医生和7名产科护士。同时派助产士外出学习,确保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二孩生育小高峰也让月嫂市场进一步火爆。记者昨日从市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生育二孩的妈妈们,因为年龄的因素,加上她们有养育第一个孩子的经验,对产后服务的要求都非常高。目前,从襄阳整个月嫂市场来看,经验丰富、客户反馈好的月嫂都要提前预约,而且薪资也很可观,高级月嫂的薪资多在七八千元。而曾经只在一线城市才有的“万元月嫂”,在襄阳也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