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们正在上桥牌课
最近几年,市四十四中的小学生桥牌队已经在湖北乃至全国桥牌界打响了名号:这些小学生们在学习桥牌一年后,就屡屡战胜年纪比自己大的桥牌选手,并夺得湖北省中学生桥牌锦标赛冠军,还于去年拿到两项全国冠军,终结了湖北参加中学生桥牌全国赛八年无冠的历史。
在襄阳桥牌圈,牌友们都称市四十四中桥牌社团的总教练张海定为“冠军教练”。在张海定看来,与其他很多桥牌队伍不同的是,他们是由老师来教桥牌,一些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前日,楚天快报记者来到四十四中,走近这名金牌教练和这些桥牌社团的孩子们。
组建社团先激发孩子的兴趣
桥牌素有“思维体操”的美称,对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判断假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很有意义,而数学老师张海定,也对这项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棋牌项目情有独钟。
四十四中的前身是湖北化纤厂子弟学校,厂内有浓厚的桥牌氛围,学校也有很多教师会打桥牌。2012年初,张海定提出要在学校建立桥牌社团,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不久后,家长们为桥牌社团新做了12张方桌,市桥协又给学校捐赠了12桌牌具。当年3月底,桥牌社团正式成立了,由张海定负责,还有一些会打桥牌的老师参与授课。
刚开始,学生兴趣浓,报名人数多。但是,到了要记忆叫牌含义的阶段,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不愿意去记,想打退堂鼓。张海定便告诫老师们:社团是普及桥牌,不是培养国家队员,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桥牌知识就行,不宜太难太深;其次要改变授课方式,先让学生学会怎样出牌,再学习叫牌。“桥牌里叫牌的过程比较枯燥,要记很多含义。”张海定说,相比而言,刚刚接触桥牌的孩子对出牌更感兴趣,他们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也很注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孩子的兴趣培养,熟悉孩子的心理,这可能也是老师相较于普通桥牌教练的一项优势。而在这个过程中若发现好苗子,他们就成立提高班,组成桥牌队,由张海定亲自来教。
带队锻炼一年就获省冠军
一支队伍不外出锻炼,只在家里闭门练习,是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的。社团成立后,张海定把大量业余时间用在了桥牌队上,每天回家都很晚,经常带学生外出实战,找实力接近的对手练习,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襄北监狱、军休所等很多桥牌队打过友谊赛。
当年7月,学牌不到半年的四十四中桥牌队,第一次报名参加湖北省中学生桥牌锦标赛,组委会也惊讶不已,他们认为这些小学生组成的队伍参加初中比赛,有点“自讨没趣”。那次比赛,他们拿到了第5名的成绩。2013年7月,张海定再次带队参加湖北省中学生桥牌锦标赛,这次,他们勇夺初中组冠军,张海定和他带领的襄阳四十四中桥牌队,自此在湖北桥牌界打响了名号。
虽然练习桥牌需要花些心思,但张海定早在社团成立之初就告诫这些孩子:每个参与者都要加倍努力,尤其是文化课不能放松,如果谁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就将被社团“辞退”。桥牌队里的学生大多是年级前几名,桥牌队也是很多人眼里的学霸队。
又将出征希望孩子享受快乐
桥牌对队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很高。张海定带的第一批队员中有一名学生叫薛奥翔。薛奥翔很机灵,对桥牌领悟力较强,但他有一个缺点——不相信同伴。刚开始参加比赛时,他老是觉得自己的水平高,坐庄好,所以他经常不遵守同伴间的约定,喜欢抢庄。
去年在大连参加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时,有一副牌按照正常的叫牌应该由同伴坐庄,并且很容易完成,他却自己把庄抢过来,结果没有完成定约,直接导致队伍的排名从12名掉到20多名。之后,张海定找他谈心,与他谈同伴之间的信任关系。后来,薛奥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同伴道歉,承认错误,直到现在再也没犯过类似错误。
在这次全国锦标赛上,张海定带队获团体第13名,是湖北省成绩最好的代表队。在双人赛中,他们还获得了公开组冠军和女子双人赛冠军,实现了湖北省参加全国赛八年以来冠军零的突破。在获得冠军的消息传开后,四十四中桥牌队和张海定本人也得到了省、市、区的表彰与奖励。
7月,张海定将再次带队参加湖北省中学生桥牌锦标赛。他说,摘取桂冠并不是他教孩子们学桥牌的唯一追求。他还希望学生们能通过打桥牌增强团队意识,学会交流沟通,学会包容同伴,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习能力,享受其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