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政府网消息】5月27日上午8时,雨淅沥沥地下着,樊城区太平店镇莫岗村七组53岁的村民朱明成和老伴匆匆吃过早饭,来到自家水田边。他们麻利地穿上连体胶鞋,走进田里,弯下腰,拿起一把高25厘米左右的秧苗,娴熟地将一棵棵嫩绿的小秧苗插入水田中。
朱明成今年种了1亩有机水稻。傍晚时分,他和老伴终于把1亩有机水稻种好。看着一片绿意盎然的稻田,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朱明成告诉记者:“等到秋天,我们就能吃上香喷喷的有机米了。”
莫岗村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水源优质,是襄阳地区出了名的水稻种植大村。近二十年来,该村种水稻一直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逐年下降。“二十年前,莫岗村的水稻施的都是农家肥,种出的大米特别好吃,许多人专程来买莫岗村产的大米。后来,村里的猪粪、牛粪越来越少,农民就用化肥,生虫了就喷农药。渐渐地,我们发现大米没以前好吃了。”朱明成说,现在的病虫害多了,稻穗也容易倒。
去年,樊城区民政局“三万”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问题,便邀请樊城区农业局的专家来调查。农业部门采集土壤,给土壤做了一次全面“体检”,结果发现莫岗村的土壤缺钾、锌、磷等元素。农业专家说,要种出好大米,首先要给土壤“治病”,再施农家肥肥沃土地,然后种有机水稻,这样种出的大米品质一定好。
有了农业专家的建议还不够,必须村民愿意种才行。村委会征集村民意见,六七十岁的农民说,祖祖辈辈种地用的都是农家肥,种出的稻谷的确好吃,愿意试一试。而二三十岁的年轻农民不太愿意,他们认为,施化肥更方便。
去年底,樊城区民政局结合农业部门的建议制订了帮扶方案,拿出8万元采购农家肥、有机水稻种子,先在莫岗村试种500亩。在后期的田间管理中,农业专家还全程指导。这样,年轻农户也愿意试种有机水稻了。
土壤缺元素,农业专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村里鸡粪、牛粪太少,樊城区民政局、莫岗村村委会就帮忙四处打听;田里生虫,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灭治……
牲畜粪便特别难买。得知宜城一个村有养牛场,朱明成和乡亲们开着农用车去买,因为牛粪紧俏,朱明成只能先交订金。1亩地需要2000斤农家肥,仅一个地方的牛粪根本不够,于是村民们又到老河口、襄州等地去买。
鸡粪、牛粪买回来后,村民们就把它们堆在田埂上。在雨水的作用下,鸡粪、牛粪慢慢发酵变成了有机肥。5月初,有机肥全部撒向了田间。
据介绍,有机大米比普通大米的售价要高几倍。下一步,樊城区民政局将联系互联网平台帮农民销售有机大米,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增收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