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秭归木雕非遗传承人刘志华诉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案,在点军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15年6月,刘志华发现自己送到宜昌市土家民俗文化产业展销馆展出一年多的《归来》等2件木雕作品不见了,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作品。苦寻一年多未果后,今年8月17日,刘志华向法院递交诉讼材料,状告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记者直击】
庭审一个多小时后休庭
昨日上午9时,刘志华诉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案,在点军区人民法院第二审判庭开庭审理。
原告席的刘志华双手交错握拳放在桌上,脸上没有了此前在法院大厅与家人交谈时的笑容。起诉状由他的诉讼代理人宣读,提出2014年7月13日,原告应约携带2件黄杨木雕参加展览,当天将2件作品交付给被告,并有工作人员出具了作品借入登记表;2015年6月14日,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其作品,但被告以种种理由拒绝。起诉状还提出了判令被告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归还《归来》等2件木雕,及被告承担诉讼费用的诉讼请求。
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覃德铭答辩时,表达出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不是展出根雕的宜昌市土家民俗文化产业展销馆,公司没有收到刘志华的《归来》等2件黄杨木雕的答辩意见。
庭审中,刘志华的诉讼代理人出示了秭归县文联、《宜昌市土家民俗文化产业展销馆登记表》等多份证据。
当主审法官问及刘志华是否有证据证明《归来》等2件黄杨木雕为他所有时,刘志华称有照片,“黄杨木雕笔筒底部,刻有我的签名。”
记者留意到,覃德铭在庭审中提出新的证人申请,主审法官表示,被告需在当天庭审结束后七日内提出书面申请。
在法院调解时,刘志华表示,愿意接受调解,覃德铭提出,在新的证人到庭后才接受调解。
在回答主审法官关于木雕遗失是否变更诉讼请求的问题时,刘志华表示将索赔,索赔的金额为20万元。他说,索赔的内容包括木雕的市场价值、精神损失费等。
经过1个多小时的庭审,主审法官宣布休庭。
【事件回放】
《归来》参赛获一等奖
庭审后,39岁的刘志华接受了采访。
刘志华说,1998年他开始接触木艺学做窗花木雕,2005年接触根雕,随后拜师学艺。此后,他开办工作室从事根雕艺术,成为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峡江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从2006年开始,刘志华以屈原、屈原传说故事及屈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为题材,创作根雕作品100余件,《归来》就是其中之一。
刘志华介绍,《归来》这件黄杨木雕高80厘米、宽40厘米,取材于秭归本地黄杨木,这件作品蕴含着当地一个神话故事。
2014年4月,刘志华携《归来》与另外一件作品参加“土家风情园杯”宜昌市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归来》获得一等奖。在刘志华出示的颁发于2014年4月25日的获奖证书原件上,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大赛承办单位之一加盖了公章。
刘志华提供的证据显示:2014年6月,秭归县文联接宜昌市民协通知,要求组织民间艺人参加市工艺美术展览,秭归县文联组织刘志华的《归来》等2件根雕,另外1名民间艺人冀寺佛的作品《多用砚台》参展。秭归县文联出示的一份加盖该单位公章的情况说明中提到:“因当时秭归县文联人手紧张,没有带队参加展览,由刘志华、冀寺佛自行将作品送至宜昌市土家民俗文化产业展销馆。”
送展时,刘志华从展销馆工作人员处得到了一张《宜昌市土家民俗文化产业展销馆登记表》,对刘志华展览的两件作品进行了登记。
《归来》参展难归来
2015年6月,作品展览1年后,刘志华来到位于城区福绥路的宜昌市土家民俗文化产业展销馆(以下简称“展销馆”),发现自己的两件作品不见了,立即找展销馆工作人员询问,“对方说,你不是领走了吗?当时我就懵了。”
刘志华介绍,继续询问时,工作人员告诉他,是一个戴着眼镜、梳着中分带有宜都口音的男子自称是刘志华,领走了作品,并且在单子上签了名。他当场让工作人员出示了那张签名的单子,发现上面的签名跟自己的签名“有天壤之别”,“我有美术功底,而且是搞艺术创作的人,对签名十分看重,自己特地设计签名,那张单子上的签名,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小学生水平。”
随后的交涉中,展销馆工作人员说不清作品的去向。刘志华向云集派出所报警,警方给双方做了笔录,但并未立案。刘志华说,当时警方让他和展销馆协商解决此事。
刘志华告诉记者,此后他多次联系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德铭等人,“他们一直表示在帮忙寻找。”但一年多过去,《归来》等2件作品仍下落不明。冀寺佛听说《归来》等2件作品不见后,当即赶到展销馆,领回了送展的作品《多用砚台》。
今年8月,刘志华决定通过司法途径寻找根雕,“有证据显示,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宜昌市土家民俗文化产业展销馆之间有关联。”
昨日下午,记者多次致电宜昌土苗兄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德铭,他没有接听。记者发去短信表明身份和采访意图,收到回复短信:“还在庭审,彼此尊重。”
曾因焦虑患病住院
———对话刘志华
记者:此前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归来》等2件参展作品市场价值在16万元左右,这个价值是怎么算出来的?
刘志华:黄杨木根雕《归来》市场价值15万元左右,黄杨木根雕笔筒市场价值1万元左右。黄杨木本身就稀少,且《归来》参加“土家风情园杯”宜昌市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获得一等奖,说明《归来》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记者:此前有报道称,你说与展销馆负责人达成协议,如果作品有人购买可以出售?
刘志华:作为一个民间艺人,当然希望作品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我的妻子曾将我的根雕作品拿到泗溪风景区去卖,很多外地游客来购买,说明根雕是有市场价值的。正因为如此,我将爱好变成了事业,还成立了工作室。
记者:在寻找根雕的一年多时间里,你都经历了什么?
刘志华:期间无数次给活动的举办方及展销馆的负责人打电话,每次得到的都是类似“还在帮忙寻找”的答案,甚至不接电话,感觉就是不停地拖。这一年多时间里,我也因焦虑患病曾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