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凌晨,由南昌开往成都东的K786次列车刚刚开进宜昌境内时,孕妇邹女士突然要临产,列车员们与乘客搭起临时产房,最终邹女士顺利产下一名女婴。与此同时,宜昌火车东站、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多方联动,在火车抵达宜昌东站后,宜昌医生上火车助邹女士娩出胎盘,并将母女接回医院治疗。
当天上午,记者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产科见到了邹女士夫妇,其丈夫孙先生介绍:他是四川达州人,妻子是湖南株洲人,夫妻俩此次是坐火车前往达州老家养胎生孩子,“妻子的预产期是6月10日,没想到提前在火车上发作。”
他告诉记者,14日下午5时许,他和邹女士从株洲坐上K786次列车,晚上10时许,孕36周的邹女士开始肚子疼,起初以为是吃坏了肚子,但此后还疼痛不止。晚上11时20分许,看到妻子越来越疼,意识到妻子可能要临产的孙先生找到列车长求助。此时列车已经进入宜昌境内,列车长当即呼叫即将到达的宜昌火车东站做好相关准备,同时通过广播请乘客中的医生过来帮助分娩,为此还组织乘客专门腾出一节卧铺车厢作为“产房”。“列车长将医用纱布铺到下铺,然后将我妻子挪到该铺位上。这时一名年轻女乘客听到广播后过来帮忙,她可能不是产科医生,在不停地跟医院医生联系,然后再告诉我该如何做。”孙先生告诉记者,晚上11时50分许,妻子疼痛加剧,那名打电话的女乘客在一旁转述分娩时的注意事项并鼓励妻子用力。在众人的鼓励下,约半小时左右,邹女士顺利自然分娩出一个女婴。因车上没有条件剪断脐带,加上列车即将到宜昌火车东站,孙先生决定保持脐带连接状态。
15日凌晨0时23分,列车抵达宜昌火车东站,在现场的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医护人员迅速上车。该院产科医生丁芳告诉记者,抵达车厢后看到产妇邹女士躺在床上,胎儿已生产,但还未断脐且胎盘也未娩出。于是丁芳帮忙按摩邹女士腹部,助其娩出胎盘,“考虑到医院的环境消毒程度更好,更有利于胎儿安全,故未在列车上剪断脐带,而是用医用单子将胎儿和胎盘包住,将母女一起接回医院剪断了脐带,给产妇进行了缝合等治疗。”
记者看到,目前邹女士情况良好,其女儿因为早产,正在医院新生儿科温箱里观察治疗,目前情况还好。
邹女士和孙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常感谢K785次列车列车长、乘务员、好心乘客以及仁和医院医生的帮助,“多亏了他们,不然不会这么顺利,不过由于一切都太匆忙,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没来得及问,希望通过三峡晚报向他们表示感谢!”夫妻俩表示,他们会给女儿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以纪念其出生得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