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都有很多人爬树摘枇杷,还没成熟的也不放过。”连日来,猇亭区迎宾大道多位居民致电本报,称迎宾大道两侧百余棵挂满果子的枇杷树本是一道风景,如今却伤痕累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猇亭区迎宾大道,城区滨江公园、儿童公园等地的枇杷树和其它果树每逢果实成熟时,就会遭到“暴力”采摘,怎样保护这些美化环境的果树,也成了管理部门的一道难题。
读者来电:
枇杷树引来采摘人
张师傅家住猇亭区迎宾大道,经常在路边散步,从4月中旬开始,他发现每天都有不少人在路两边绿化带的枇杷树上摘果子,到了晚上人更多。摘果子的人一般没带工具,有人掰够得着的树枝,有人直接上了树,还有的人用树枝或竹竿使劲敲打。“迎宾大道是条新修的路,这些枇杷树是为了绿化特意移植来的,原本枝繁叶茂,如今却被折腾得伤痕累累,整洁的路面也被弄得脏兮兮的。”张师傅说,他曾劝说过摘果子的人,结果被说“多管闲事”。
迎宾大道居民李先生说,很多还没成熟的枇杷也被摘光了,来摘果子的大多是游玩或路过的市民,也有人骑着三轮车来摘,然后拖到街上去卖,经常有胆大的孩子爬上树去摘,看得人胆战心惊,“万一摔伤了怎么办?”
记者直击:
连枝带叶一把拽下
昨日上午,记者在猇亭区迎宾大道看到,百余棵枇杷树并不高,普遍在2.5米左右,很多距地面较近的树枝已被掰断,地上不时可以看到被扔掉的枇杷和断枝。
采访期间,记者先后遇到了4拨采摘枇杷的人,有两拨人摘了几大袋,都是将树枝拽下,连枝带叶和果子全部揪下,然后再挑出果子,枝叶随手就扔掉了。“看着挺新鲜的,摘下来尝尝,带回去给孩子吃。”、“甜不甜无所谓,就是摘着好玩。”、“反正又没人管,别人能摘我为什么不能摘?”……对记者询问,几名采摘人很坦然。“来摘枇杷的人太多了。”猇亭区环卫部门负责迎宾大道清洁的环卫工人赵师傅说,几乎每天都可以在路边清理收集到4至5车垃圾,大多是被摘下的枇杷枝叶、果子,矿泉水瓶、纸巾等。不少人摘下枇杷直接就吃,觉得味道不好就吐掉了。赵师傅也曾劝说采摘人注意别伤害树木,但几乎无人理睬。
部门头疼:
设置提示牌也没用
“只能进行劝阻。”猇亭区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迎宾大道道路两侧绿化带上的树木因工程整体没结束,还没有移交至该部门管理。施工单位为防止市民采摘伤害树木,有专职值班人员巡查,进行劝阻,但收效甚微,“巡查人员也不可能24小时守在路上巡查。”
不仅是迎宾大道,种植有不少枇杷树的滨江公园、儿童公园,也面临着管理的难题。
滨江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公园镇江阁至胜利四路段有几百棵枇杷树,近几年来,枇杷树挂果后,总有游人爬树采摘,管理处巡逻大队专门抽出人员进行管理,但仍难以有效制止,迫不得已只好打掉枇杷树的果子,维护游客安全和树木生长,“为防治病虫害,园林工人对公园内枇杷树喷洒了农药,并专门设置了提示牌,以防止市民误摘误食,可仍有游客不听劝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种植在公园或道路绿化带中的果树,养护和食用类果树有很大差异,有的果子仅具观赏性并不好吃,也有果子可能喷洒有农药,不适合人食用。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家刘芳说,曾有网友建议,对公共领域上树木所结的果实进行统一管理,待果实成熟后统一采摘,送给福利院老人等特殊群体,可如果对这些数量庞大的果树统一管理,人力、物力和财力都难以估量,公共领域绿化景观树的保护,最终还是靠每一个人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