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荆门网站>社会新闻
立足一个“小”字 积极探索农村小学教改新路
2018-01-21 10:42:48   来源:今日湖北网   分享:
0

  今日湖北网讯(通讯员 马继山)姚集小学地处小江湖腹地,是一所联村完小。现有6个教学班210名学生。我们按照“立足一个‘小’字,积极探索农村小学教改新路”的工作目标,紧紧依靠学校全体教职工,贯彻方针,追求规范、提质增效,崇尚创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一、从“小”处着手,先“管”后“理”

  一所学校要赢得社会信任,获得家长认可,最重要的是质量。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从“小”处着手,先“管”后“理”。即从小事做起:制定一个制度,要切合学校实际;美化一处校园,要考量因地制宜;书写一份教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就是找学生谈心,也要找准最佳时机……我们号召中层干部要学会从“小”处着手,我们也鼓励每一位教师要学会从“小”处着手。于是,掉在地上的垃圾有人捡;淤积在操场上的渍水有人排;摔倒在地上的学生有人扶;留守在校园的幼儿有人问……我们针对上学年教育教学质量,召开了班子会把脉问诊;召开了教师会群策群力;还召开了家长会集思广益。我校教学质量从2014年在全县联村完小综合排名二十三跃居到2015年综合排名跃居十六,乃至今年的教学质量监测,我校进入全县表彰行列,在全县联村完小中综合排名第三,其中语文第一,数学第四,科学第四。先“管”后“理”,就是从“制度”层面考虑,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力求制度“管”人;再就是从人文关怀层面考虑,力求以人为本,让师生在温暖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认为,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正是因为有了管事的制度和理事的集体,我们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突破,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也都风清气正,蓄势待发,充满了继续前行的力量和不断振兴的希望。

  1、教学常规周周查。

  按照县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来规范教学行为,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学年来,教导处进行了8次教学常规全面检查,包括备课、听评课、教课、批改、辅导、测验、评价、走访留守学生、学生心理辅导、与家长联系、公开课、教研会、学习笔记、教学后记等等。比如,批改又包括学生日记、学生家庭作业、学生小作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我们要求备课组每周都要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晒一晒”。老师们看到晾晒的“数字”,都不甘示弱。于是,“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形成了。周周查成了常态,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另外、我们还邀请教育总支和县教研室的领导对我校的两个常规进行认真的督导和检查,教导处按照督查反馈再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

  2、课堂教学天天抓

  实施教育途径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应是主渠道,因此,要得到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坚持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加大改革课堂教学的力度,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学科和每一节课。我们以网络研修、“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契机,教导处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领导坚持每周至少抽听两节课,同事每周互听一节课,在教师中提出了“少教多学,当堂达成”的课堂教学理念;积极地组织赛课活动,开展汇报课、展示课、竞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艺术,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加强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新局面。天天抓成了习惯,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科学化。

  3、减负增效时时管

  我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使那些成绩偏低,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不断提高,教导处根据实际情况,把“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研究新情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主攻方向,要求教师制定最佳教学方案,分层要求,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大胆进行以发展能力为本位的教改试验,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会学。为此、教导处会同教师制定减负增效方案及学困生转化计划,并逐月跟踪教师所带班级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情况。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帮差有具体对象,转化有详细目标,提问有启发引导,辅导有认真落实、进步有表彰鼓励。工作上提倡“四心”:即热心、爱心、耐心、细心。帮差对象落实到人,帮差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措施到位,不厌其烦、真抓实干,齐抓共管,较好地解决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课堂教学改革,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时时管成了常规,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二、从“细”处着眼,先“学”后“习”

  从“细”处着眼,先“学”后“习”就是事无巨细,有言道,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先“学”,即学习名师经验,学习教改方略,学习特色理论;后“习”,就是温故而知新。将习得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责任工作清单是实现学校目标达成的又一有效途径。学校每个部门,每学期、每学年都有工作目标,要实现学校每期、每学年的工作目标,责任工作清单式管理可以有效的达到目的。学校的日工作、周工作、月工作、期工作以及某个专题工作都可以用责任工作清单的形式呈现,譬如安排布置工作、检查调控工作以及评议推动工作等等。责任工作清单能把学校阶段性工作在经过校委会统筹后予以协调分配,且眉目清楚,条理分明,责任明确,使学校各处室既能在职能范围内“各行其是”,又能在学校全局上“各行其道”,形成支持关系。这种“责任工作清单计划”可以克服“空口无凭”式的工作安排弊端。我校责任工作清单的主要表现:一是领导成员亲力亲为做表率。为了实现教育教学质量“质”的飞跃,今年学校领导坐镇毕业班。校长任六年级科学,教导主任任六年级数学,语文教研组长任六年级语文,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起在教学中学“教”,在教研中研“教”;第二,校长、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深入课堂,参与听评课,以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并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诊断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第三,针对前一学年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划定责任主体,强化工作措施,力求着力有依据,管理有成因。

  “细”的又一个表现就是规划学生成长路线图。按照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认知能力、非智力因素、兴趣爱好、交际能力、合作技巧进行“点”的分析;再根据“点面结合”原理编制班级学科上升坐标图。这一段,尤其是后半句能否更加充实一点?貌似太薄弱了,说服力不强。或者舍去?

  三、从“微”处着想,先“量”后“质”

  我们力求把握宏观,控制中观,抓好微观。先求保“数量”,再求保“质量”。从辩证法角度看,“量”是“质”的基础,“质”是“量”的升华。

  1、走出去“借箭”。“闭门造车”要不得,“故步自封”害死人。我们借助协作体教研活动,探索优质高效课堂。在沙师附小的引荐下,我校有幸加入到沙洋县小学B组协作体,几年来,在与沙师附小、后港小学、曾集小学、农建小学等几所强校的协作体教研探讨中,我们实现了全学科,所有老师有走出去“借箭”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中,老师们在交流中不断成长。除此,我校作为沙师附小的帮扶对象,自然“借箭”就轻车熟路。沙师附小这种无私的“输出”:师德标兵的演讲让人心潮澎湃,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让人佩服有加,名师的指导让人茅塞顿开,人与人的交流让人温馨无限……我们到杭州“借箭”,到武汉“借箭”,到荆门“借箭”,都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学期,我校还积极申请承担了一次县域协作体活动,展示了我们几年来向兄弟学校学习的成果,受到与会者好评。

  2、沉下心“修炼”。“借箭”是外因,“修炼”才是内因变化的基础。我们提倡“修炼”的关键是“强身健体”,即人人是教学的行家里手,个个是教育的“超级飞侠”。校内形成良好教研氛围,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教学研究是在科学方法指导下探索教育规律的活动,是实施新课程、开展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手段。近几年,我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模式。为使教研工作有效地指导教学工作,我校制定了《姚集小学教研活动制度》,这是我校教育科研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制度管理,将教学研究纳入到教学常规中,促进广大教师主动开展教育科研,自觉运用科研成果。目前,我校已承担市级课题两项。针对课题研究,学校除加强平时的督导检查外,每学期一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兑现奖惩。开展教育科研的目的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做法是:(1)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型教研活动,全体教师参与。一是由一批骨干教师讲示范课,打破年级、学科界线,组织听、评课活动,展示教研教改成果。二是全体教师每期上一节研讨课,教师跨年级跨学科进行研讨活动。三是请家长进学校随时听课,向社会展示,同时也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2)通过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和“师徒结对”活动,使广大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增强。(3)利用先进的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大胆尝试软件化教学,教导处精心查阅相关网络资料,为低段教学下载使用“悠悠课堂”,高段推行“同步多媒体教学资源”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络学科教学资源”。这里要感谢县教研室副主任杨兴福同志的《微格课堂的观察与思考》一书,老师们学长林中学王海芳老师的以“爱”为主旨、以“情”为主线的灵动课堂;学五里中学朱文芳老师的“多元评价”的激励课堂;学李市中学廖小芳老师的“合作探究”的精妙课堂,学十里小学王东红老师的“明理导行”的精美课堂,确实受益匪浅。

  3、请进来指导。一年来,我校先后两次邀请县教研室的专家到校进行指导。我们不怕暴露问题,目的在于请专家们为我们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我们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教研室专家的指导如春风化雨,教研室专家的点拨如阳光雨露,教研室专家的建议如雪中送炭。我们还邀请教育总支的领导多次到学校与教师“面对面”,通过“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新闻1+1”等形式,向教师传递新信息。

  我们邀请沙师附小的领导和教师到校传经送宝。在履职尽责活动中,我们还开门纳谏,广泛征求家长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夯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基。

  回首过去,成绩已成历史;面对未来,倍感责任重大。我们相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有我校全体教师的同心同德,面对新形势,机遇与挑战共存。我们将进一步树立信心,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勤奋工作,讲究实效,始终立足一个“小”字,积极探索农村小学教改新路。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