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倪胜林 梅月琼)“支书,我的老伴结石病发了,现在没通行证去不了医院怎么办?”
“不要紧,我车送你去。”
“支书,我家孙女没奶粉了,要去买奶粉,怎么去?”
“你把奶粉名称、数量发我,我去帮你买。”
“支书!我家煤气用完了。”
“你把煤气瓶放到村委会,我明天一起去灌。” 疫情防控期间,阳新县韦源口镇茅村村支部书记费隆源将自己的私车当成公车用,被村民誉为便民送医的“驾驶员”、采买物品的“代购员”、“五类群体”(即独居老人、缺失监护儿童、生活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员、五保分散供养人员、精神病人)的“勤务员”。
自疫情发生以来,只要村民家中有要紧事,有情况特殊的外出,费隆源都是开着自己的私车为村民服务,村民“习惯性”地把他的私车当成了村里的公务用车。费隆源在当好疫情防控布阵“排头兵”的同时,为让村民安心居家隔离,用自己的私车为村民提供外出服务,严把村民出行,村民称费隆源为“驾驶员”。 2月13日晚11时许,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从村委会回家刚躺下的费隆源,原来是费久清一家4口从贵州返乡被堵在了阳新县三溪镇高速路口,进退不得。费隆源接到电话后,立即向韦源口镇党委书记程时明汇报了费久清的情况,并立即赶往镇政府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办好了通行证,费久清一家4口得以顺利回到家中。
俗话说: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眼看着春耕播种时节正一步步逼近,村民因疫情防控不能出门购买种子而只能待在家里望天兴叹。费隆源把村民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以村搭建平台,分组入户登记的方法,将村民各家需要的种子名称、数量进行汇总。2月25日,费隆源带着汇总表,用自己的私车将种子从镇种子服务站一次性采购回村,并及时分配给了村民进行播种。
因疫情防控的时间跨度比较长,需要生活物资、药品的村民也越来越多,费隆源为了不让村民陷入困境,先让村干部梅主任做好村民所需物资,他照单采购,每次他的车都被塞得满满的,村民称费隆源为“代购员”。
40多天来,费隆源每次从韦源口镇运回的村“五类群体”的现金、大米、食用油、蔬菜等救助物资,及时分送到这些家庭的门口,重复运送,费隆源从不为运输厌烦,村民称费隆源为“五类群体”最贴心的“勤务员”。 正是因为茅村村出了一个“好三员”,杜绝了村民外出而被感染的风险,全村无一病例发生。
据初步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费隆源共为疫情防控出车90余次,代购物品近千斤,从韦源口镇申领和运输防护服、帐篷、口罩、酒精等防控物资,及米、油等贫困户救助物资约50余件。(编辑 黄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