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长江晚风掠过古城墙、万家灯火映亮荆州夜色,那抹穿梭巷陌的“火焰蓝”,始终是三千年楚都最动人的平安底色。8月1日18:45,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消防支队长访谈》第四期开播,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陈劲松走进演播室,围绕“聚力支点建设、锻造消防铁军”,畅谈如何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下,把火灾联防联控的细密针脚绣进每一条背街小巷。
千年荆州:历史与现代交织,消防使命熠熠生辉
巍巍荆州,三千年楚风汉韵激荡,万里长江浩荡奔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古今共荣的画卷里,荆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擎旗奔跑奋进,矢志转型升级,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铭刻于心,践之于行。
近年来,支队荣膺市委市政府集体三等功,8个集体获省部级表彰,1个集体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指战员代表曾两度走进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荆州消防人将把“安全”写进城市基因的使命担当。
对话支队长:找准坐标,护航“支点建设”发展
主持人【雅进】:陈支队长,荆州消防是如何在“支点建设”中找准坐标、护航发展的呢?
【陈劲松】:省委赋予荆州市“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的新定位新使命,我们消防救援队伍积极融入社会发展大局,按照“抓好两大统筹、提升三大能力、实现四大目标”的总体思路,坚决扛起消防之责、发挥消防之能,努力在“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中贡献消防之为。
主持人【雅进】: 刚才您谈到了“两大统筹、三大能力、四大目标”,具体指什么?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制定这个思路的?
【陈劲松】: 荆州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生态大市、文物大市”,其地理位置优、历史文脉深、资源要素齐、发展势头猛。同时,消防安全也面临着“城市风险高、农村设防低、场所隐患多、群防意识弱”的现状。根据荆州“市情灾情队情”的特点,我们确定了“抓好两大统筹、提升三大能力、实现四大目标”的总体思路,其中抓好“两大统筹”是方略,指:抓好消防安全布局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相统筹、事前预防转型与综合应急救援相统筹;提升“三大能力”是路径,指:提升消防联动力、基层防控力、新质战斗力;实现“四大目标”是成效,指:实现更优质的消防环境、更稳定的发展基础、更高效的力量建设、更均衡的安全供给。
【话题一】提升消防联动力——统筹协调,高效联动筑防线
主持人【雅进】: 做好消防安全服务保障,涉及治理的方方面面,“消防联动力”是重要一环,咱们是如何统筹协调、高效联动的?
【陈劲松】: 我们落实省消防救援总队“四联防控”机制要求,找准“消防联动力”的着力点,工作中把握“三性要素”:
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决定性”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以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抓手,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三方责任,健全完善地方立法,提升城乡抗御火灾风险能力。
二是探索实践行业系统多元共治的“可行性”路径。我们以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紧盯“四类场所、十大共性问题、三项关键致灾因素”,推动“跨部门”全链条联合监管、“大数据”赋能监测预警、“市场化”机制发挥杠杆作用。
三是强力推进防消结合提能增效的“必然性”举措。我们以防消联勤改革为突破口,依托四类数据库,建立火灾风险研判和消防隐患整改机制;整合消防救援力量,一体开展“防、消、宣、救”工作。
主持人【雅进】: 目前,全省正在开展电动自行车等“三项整治”, 刚才,您提到了行业系统多元共治的路径,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陈劲松】: 我们荆州市成立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三项整治”工作专班,消防部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轮值办公,集中攻坚,多元共治。以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为例,我们聚焦解决“两大问题”:
一是聚焦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贵”的民生问题。我们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牵引,推动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单位建设充电设施,搭建智能监管平台,实施居民合表电价,推行电梯阻止系统,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融合发力。
二是聚焦电动自行车“风险难降、隐患难减”的安全问题。我们开展社区消防安全“服务到家”活动,推行建筑架空层消防安全改造工程,打造锂电池全流程安全管理模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话题二】提升基层防控力——聚焦“九小场所”,筑牢安全“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雅进】: 应该说,基层火灾防控是消防安全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治理难点和风险隐患主要有哪些?
【陈劲松】 :基层火灾防控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基层火灾防控的重点场所主要是小餐饮、小网吧、小旅店等“九小场所”,这些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烟更浓、火更猛、气更毒!人们常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其实“人间烟火气,更牵动消防心”!
这些“九小场所”有五大风险隐患:一是“点多面广线长”消防监管“覆盖难”;二是多产权多业态消防安全责任“厘清难”;三是不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纠治难”;四是“下店上住”、“前店后住”安全疏散“逃生难”;五是铁栅栏封窗、“铁将军”锁门,发生火灾“施救难”。
主持人【雅进】: “九小场所”是火灾防控的重难点,咱们在防控和治理上主要有哪些举措?
【陈劲松】 :我们全面推动基层消防安全治理“防与灭”优势互补、“消与地”深度融合,筑牢“不起火、不扩大、不亡人”的安全屏障。
一是优化队站“防消联勤”,推动从“等报警”转向“主动防”,以“工作量”置换“出警量”。我们组织队站指战员开展防消联勤、查改隐患,同步进行实地熟悉、拉动演练,提升防控效率。
二是深化消地“三区联动”,做好“救援战区、监督防区与街镇辖区”衔接。我们建强国家消防救援队站,建齐政府专职队伍,建密微型消防站站点,发挥“一长一警一员”作用,确保消防安全平时“有人管”,战时“有人救”。
三是保障畅通“生命通道”,示范推行“三个一百”治理工程。县市区政府出资一百万元消防治理资金,行业部门引导一百处“三合一”场所整改隐患,社区(村)打通一百个逃生窗,开辟“第二安全出口”,有效遏制“小火亡人”。
【话题三】 提升新质战斗力——发挥区位优势,锻造能打硬仗的队伍
主持人【雅进】: 荆州属于全省综合型区域中心城市,在新质战斗力建设中,我们是如何发挥这一区位优势的?
【陈劲松】: 遵照省消防救援总队灭火救援战略部署,荆州作为全省灭火救援五大战区的中心支队,灭火救援力量布局是“立足本市、辐射周边、增援全省”,形成城市跨区域作战灭火救援圈,实现执勤备战相互融合、灭火救援相互响应、保障遂行相互统筹。
主持人【雅进】: 作为战区的中心支队,必须要有能打大仗、打硬仗的队伍,那么我们是如何提升队伍新质战斗力的呢?
【陈劲松】: 我们以“三个坚持、三个聚焦”为抓手,促进新质战斗力生成,圆满完成“救火、救险、救灾、救难”任务。
一是坚持信息化牵引,向高效指挥聚焦。我们以构建现代化指挥体系为目标,将支队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打造成“接警调度、指挥决策、预警研判、信息处理”为一体的现代化指挥中枢,真正让“最强大脑”驱动“最强战力”。
二是坚持实战化练兵,向攻坚能力聚焦。我们组织“实装、实景”练兵,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推行“真烟、真火”实训,增强“仿真”训练能力;开展“单兵、班组”训练,打牢“攻坚”基础,实现“多能”目标。
三是坚持科技化赋能,向技术战法聚焦。我们配备“无人机、机器人、仿生机器狗”等人工智能新质装备,推动高危战场“以装换人、无人操控”;研训处置“新能源、新业态”技战法,实现新域作战“手上有招、有技可施”。
主持人【雅进】: 通过您的介绍,让我们对荆州消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信荆州消防事业在服务支点建设中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陈劲松】 :谢谢主持人!今天恰逢是“八一”建军节,消防救援队伍从“橄榄绿”到“火焰蓝”,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
我们将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决扛起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职责使命,聚力“支点建设” 、锻造消防铁军、绘就消防“荆”彩!(来源:荆州消防)
责编: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