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聘教练在进行授课 赵炀/拍摄
培训班学员练习绳索搭建技巧 罗明/拍摄
培训班学员进行夜间救助训练 周琚琛/拍摄
“岩角手的任务就非常重,要观察和预判到每个可能磨绳的地方并做好岩角保护,避免绳子磨损,同时也要协调好有限的装备并做好突发预案。”3月23日,全省24名消防指战员聚集湖北咸宁,在崇阳青山水库进行10小时夜间训练,此次全封闭式绳索培训共计12天,培训班采取小班师资、小班教学,按照先室内、后室外理念,选定钢架、河流、桥梁、山丘、洞穴等不同环境,对消防指战员进行全方位强化训练。
夜训中,队员们首先在黑暗中进行理论学习,接着徒步跋涉,最后分组实操,场景设置为横跨70米,纵深35米的水坝内将伤者从谷底救至安全地带,各组需要选择水坝两边的安全位置架设好锚点,再设法将绳索穿越70米的水坝建立横桥、提拉、牵引等系统,再将攻击手与担架系统架设,通过水坝两边默契配合将攻击手下放至伤员附近进行救助,最后携带伤员救至安全地带转运。
国内双绳技术教练张震说:“实操授课,由简到繁,系统教授学员绳索基础知识、“T”型、“Y”型救助绳索救援系统架设,进行大跨度高难度无昼夜野外实地救援等,并且开展了一次夜训,通过这种贴近实战的训练才能更加快速提升消防员的救援技术能力,才能更加准确瞄准真实救援场景,在真正救援过程中能够精准操作、快速救援。”
训练中培训班共分为4组,每组6人,夜训中每组实操2次,共进行12次操作救援,从案情研讨到分工协作再到准确救助,团队默契不断提高,个人技术水平持续上升。“绳索救助是一门非常专业的项目,经过了理论教学、系统学习、实操实战后发现传统的高空救援其实存在一些弊端。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敢、不会的救援类型,在今后的救援任务中会更有信心。”来自宜昌支队的王杰参加完实训后感受颇深。
黄冈支队金桥大道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罗明说,参加完夜训,对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很有帮助:“夜间训练从锚点的选择与搭建到绳桥的架设与控制再到队员的沟通与配合等情况难度都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夜训中也展示出了很多不足,但最后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
总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陆厚波介绍说,此次培训全程采取无视昼夜、无视气候、无视地形的场景选取,从难从严进行训练:“为了真实,我们不是简单的把灾害现场模拟到训练场,而是把训练场摆在灾害可能发生地。我们试图通过举办这期培训班为基层选苗子,培训一批懂绳索、会救助的明白人打散到各个支队,从而开花结果,全面提升总队在高空救助领域的处置专业能力。”据了解,培训班将开展全流程、全要素,无昼夜、恶劣环境的实战训练阶段,分班分组实操,教练全程跟训,确保训练安全。(来源:鄂消宣)
编辑:侯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