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新闻
今日湖北网教您城市淹水遇到危险如何自救
2018-01-21 10:17:59   来源:今日湖北网

1.jpg

武汉大道淹水(今日湖北网李端 摄影)

  今日湖北网(记者:李端 综合编辑)近日,武汉市各地区连降暴雨。今日湖北网特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实时气象预警信息和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根据信息提示安排出行计划。

  2.尽量减少外出或户外活动,妥善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防止发生意外。

  3.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或开车,尽量避免驾车在积水地段行驶,遇到道路积水,应注意绕行,若车辆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行驶时,应立即弃车到安全地带避险。

  4.不要在久经雨水浸泡的建筑物、施工工地、围墙旁边逗留,防止建筑物垮塌伤人。

  5.遇雷暴天气,不要在大树下和电线杆旁避雨,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低矮的建筑物,不要站在山顶、楼顶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防止触电。

  6.要切断低洼地带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要转移到安全场所避雨。

  7.居住在山区、丘陵地带的群众,如遇连降大雨,要避免渡河、涉水,防止被山洪冲走;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等伤害。

  8.暴雨期间,不要选择到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旅游,尤其不宜选择漂流、探险等项目。

  假如淹水遇到危险,今日湖北网教您如何自救

  做好充足准备转移到高处待援是首要原则

  实际上,真正的大洪水在大城市发生的概率不大,更多的是内涝积水。不过在一些城郊乡镇,以及城市地势较低处,房屋被水淹没仍然很常见。这时候展开自救非常重要。发生洪水,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应该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衣被等御寒物应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在离开家门之前,还要把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关掉,时间允许的话,将贵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楼上的柜子里。出门时最好把房门关好,以免家中财物随水漂流掉。

  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来不及转移或在外被困,应该及时到高处自救

  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楼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为防止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沙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里面塞满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预料洪水还会上涨,那么底层窗槛外也要堆上沙袋。如果洪水不断上涨,应在楼上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

  如果在一些郊区被困可能不能找到建筑物,也应该尽量向高处移动。不过此时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规避山洪可能经过的路线,避免被山洪卷走。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不得已时,用木筏漂流是最后的求生办法

  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必须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柜、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来代替。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试试木筏能否漂浮,收集食品、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旗帜、鲜艳的床单)、划桨等是必不可少的。在离开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的食物和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应该离开旱地随水漂流。下暴雨时,不少地方水流很急,而自制的木筏往往结构过于简单,很容易在水流中撞到别的东西而散架进而翻沉,而大部分人还没有操船技术,随水漂流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只要可能,就还是呆在原地等待救援比较好。至于游泳逃生,是必须要避免的。

  汽车落水或被水淹的首要选择是打开车门逃生

  在水灾中,汽车落水或被水淹而导致汽车熄火很常见。这时候务必要冷静应对,切不可盲目着急。首先是切记不要重新启动发动机:一般情况下,汽车被水淹没后,空气滤芯有可能进水。发动机吸水后,会造成火花塞淹死,无法点火。严重的,会吸到汽缸里,导致压缩比改变,使连杆顶弯,甚至缸体敲出一个窟窿。另外,进入缸体的积水不具备润滑的作用,重新启动发动机会造成发动机活塞、缸体等严重磨损,严重者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损失往往在万元以上。

  在落水的第一时间,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开安全带,第一时间打开车门,因为采用侧门逃生是最安全快捷的方式,汽车落水后,不会瞬间沉到水底,此时要马上打开电子中控锁,以防门锁失灵,这几秒的差别可以保命。但是如果中控锁断电锁门或水压太大门打不开,那么就只能尝试下面的办法了。

  如果车门不能打开,应该设法击碎车窗,网上流传的“头枕破窗”不靠谱

  如果车辆已经断电,无法打开车门和车窗,随着车辆继续下沉,车内外会有很大压差,此时车门就更不容易打开,这时就要选择砸车窗方法逃生。最近网上流传一种“头枕破窗”的方法:

  【最佳办法:车内没有锤子如何砸破玻璃自救】有些地区暴雨致使有人打不开车门造成溺亡,其实被困在车里逃生时,您只需把座位头枕拔下来,用那两个尖锐的插头敲打侧面玻璃,这是当初设计就考虑到的。请立即转发,将这条最实用最简单的救命常识告诉身边的朋友们吧!

  但是,据采访的一些汽车专家说,汽车行业在设计头枕时并没有加入这种设计,头枕下两个坚硬的金属插头只是起到支撑作用,况且有的金属插头下端被设计成了圆头,并不利于击碎车窗玻璃,还有并不是所有车型的头枕都能卸下来,比如奥拓的头枕就是和座椅采用一体式设计,还有一些高端车型头枕也是卸不下来的。

  实际上,这个说法来自于英国探险专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的系列电视节目《日常生存自救手册》中的某一集。这集节目中,贝尔为观众演示了拔下车的头枕破窗的自救方法。但是,考虑到贝尔曾是英国特种兵,身体较普通人更强壮,再加上车头枕和车窗的不同,这种方法并不一定人人能效仿,女性更是不太可能。

  此前有媒体做过实验,分别在水下用超市买来的安全锤、木工用的羊角锤子、女士高跟鞋和剪子,事实证明这四种武器只有木工用的羊角锤子是最有效的,其它三种工具都没有打破玻璃。另外,有一类比较专业的用于击碎玻璃的工具也是好的备选。

  光破窗还不够,安全带不能马上解开

  光打碎车窗,水会大量往车里冲,从车中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最常见的误区就是马上解开安全带出去。恰恰相反,由于水冲进车内的速度很快,人只会被水往车内冲,如果没有安全带的固定,人会像洗衣机里的衣服一样被冲得到处翻滚。正确的做法是用安全带固定人体,静等水灌满车内,等车内外水压接近平衡时,屏气,一手解开安全带,一手打开车门(如果不是被锁上的话),从门或窗游出去。不要慌张乱动的话,人的体力是足够的。当然,如果游泳技术不过关,那就没办法了。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