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频道: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宜昌网站>宜昌幻灯片
全球首个网箱分娩江豚宝宝出生
2018-01-21 10:31:44   来源:未知

1.jpg

  22日3时30分,经过130分钟的分娩,石首市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箱豢养的江豚妈妈“鹅鹅”在一次深潜水后,一只幼豚跃出水面,这标志着全球首个网箱分娩小江豚出生,也意味着江豚的繁殖与保护有了新成果。

  2008年保护区遇到冰雪灾害,科研人员将一对雌雄江豚从天鹅洲长江故道里移入网箱生活,雌豚叫“鹅鹅”,雄豚叫“天天”。“鹅鹅”曾在2013、2014年都呈现了怀孕征兆,但是由于水体、水温等多种原因都未繁殖成功。2015年5月11日,通过血清孕酮监测,科研人员发现“鹅鹅”再次怀孕,保护区迅速启动了网箱江豚生产繁殖预案。“鹅鹅”预产期是今年5月上中旬,5月初,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便应邀入驻保护区全程指导。

  据悉,小江豚脱离母体后,身体状态良好。目测体长为65至70公分,性别暂时无法确定,出生后5小时,科研人员观测到了第一次水面哺乳行为。母豚对小豚照顾得无微不至,用身体护住小江豚,防止它撞到网壁,还经常用背驮着小豚出水呼吸。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正常抚幼哺乳,把小江豚养大,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完成,那就说明在这个网箱相对较小的空间里,它也能自由舒适地生活。作为一种较完整的保育技术或救护技术,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宜昌附近江段是江豚分布的历史上限。上个月,记者在宜昌庙咀水域发现了正在捕鱼的江豚。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在长江宜昌段不时发现江豚踪迹,在枝江董市水域、点军艾家水域,生活着两个比较稳定的江豚小家庭。

  中科院江豚专家王克雄博士曾分析,江豚一家子长期滞留固定水域,固然表明水域生态环境好,可是从长期看也有隐忧。比如江豚群长期无法与其他族群交流,必然造成近亲繁殖、繁殖力减弱等。

  此次网箱豢养江豚的繁殖成功,是否打开了江豚族群交流的新思路?宜昌江豚有望扩大联姻交友圈子。专家们认为,此次小江豚出生为今后利用网箱技术开展江豚繁殖保护和救护康复提供了可能,对探索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新途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技术支持:湖北报网新闻传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1375号-2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备案号:4201060200352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